[发明专利]工件内腔支撑加工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15061.3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7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程宝;回燕华;刘小军;韩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1/40 | 分类号: | B23B31/40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5 | 代理人: | 王秀芝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件 支撑 加工 工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件内腔支撑加工工装,工装包括工件内腔支撑机构和旋转机构;工件内腔支撑机构包括与螺纹套筒螺纹连接的顶杆和套设于顶杆外并且与顶杆尖端配合的胀套;旋转机构包括固定于工件内腔支撑机构底部的旋转底板、位于旋转底板下方的固定底座和连接旋转底板与固定底座的轴承以及与轴承配合的轴;本发明的工件内腔支撑加工工装,通过顶杆前行使顶杆尖端与胀套配合,实现对工件内腔支撑定位,避免了工件外观面所存在的划伤风险,保护了工件外观面,提高了产品良率;通过旋转机构,扩大了工件加工范围,满足了工件加工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件内腔支撑加工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普及和追捧,电子产品的加工周期日益缩短,因此迫切需要缩短金属件的精密加工周期。
目前,针对表壳类等金属件的外形及表带卡槽内侧边的研磨、抛光、拉丝、去毛刺等表面处理加工,在打样阶段,普遍采用对表壳类等金属件的外表面进行夹持定位,再运用机械手等设备进行表面处理加工操作,由于夹持定位的是工件外观面,因此,上下料时极易存在划伤风险,导致研磨、抛光、拉丝、去毛刺等表面处理的效果无法达到客户要求,降低了产品良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件内腔支撑加工工装,从工件的内腔对工件进行支撑定位,保护工件外观面,提高产品良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工件内腔支撑加工工装,所述工件内腔支撑加工工装包括工件内腔支撑机构,所述工件内腔支撑机构包括:
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螺纹套筒固定设置;
顶杆,所述顶杆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顶杆与所述螺纹套筒螺纹连接,所述顶杆前端为尖端;
胀套,所述胀套套设于所述顶杆外,并且与所述顶杆尖端配合。
以下是对本发明的工件内腔支撑加工工装的多项进一步改进之处:
其中,所述螺纹套筒的外周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将所述螺纹套筒沿轴向分隔为套筒前段和套筒后段;
所述胀套与所述顶杆之间还设置有胀套安装筒,所述胀套安装于所述胀套安装筒外周,所述胀套安装筒的后端顶靠于所述套筒前段端部,所述胀套的后端顶靠于所述环形凸台的前台面。
其中,所述胀套包括一体设置的安装段和工作段,所述工作段包括沿轴向顺次设置的过渡段、大径段和小径段,所述安装段与所述胀套安装筒安装,所述工作段设有若干纵向缝,所述纵向缝将所述工作段分割为多个瓣片;
所述大径段与所述小径段之间形成用于对工件定位的定位台阶。
其中,所述工件内腔支撑机构还包括固定设置的支撑筒,所述支撑筒固定套设于所述螺纹套筒的套筒后段外周,所述环形凸台的后台面顶靠于所述支撑筒的前端面。
其中,所述工件内腔支撑机构还包括L形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平板和与所述平板固定设置的竖板,所述支撑筒与所述平板固定,所述顶杆穿过所述竖板。
其中,所述顶杆后端连接有手柄。
其中,所述工件内腔支撑加工工装还包括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工件内腔支撑机构底部的旋转底板、位于所述旋转底板下方的固定底座和连接所述旋转底板与所述固定底座的轴承以及与所述轴承配合的轴;
所述轴与所述旋转底板固定设置,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固定底座的凹槽内;或者,所述轴与所述固定底座固定设置,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旋转底板的凹槽内。
其中,所述旋转机构还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底座上表面的沿圆弧阵列的多个定位槽,和安装于所述旋转底板的用于与任一所述定位槽配合的定位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50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轧辊轧槽切削刀具
- 下一篇:一种五金精密件加工用钻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