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梯度加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15137.2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6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宋聚明;周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2 | 分类号: | B01L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2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活塞筒 控制组件 液体样品 吸头 活塞组件 活塞杆 加样 加样装置 活塞组 套筒 下端 头套 吸管 并排排列 下端开口 依次递增 凸出 上端 固定的 内管径 下端口 下活塞 放液 管径 吸液 液面 | ||
一种自动梯度加样装置,包括控制组件、活塞组件和吸头,活塞组件内有多个活塞组,活塞组包括活塞、活塞杆、活塞筒,活塞杆的下端与活塞相连,活塞杆的上端与控制组件的下端相连,活塞筒的下端开口并向下凸出形成套筒,吸头套在所述套筒上。活塞筒在活塞组件内并排排列,各活塞筒的长度相同但其内管径按其排列顺序依次递增。吸液时,吸管的下端口浸在待吸取液体样品的液面下,控制组件升起活塞,液体样品进入吸头。放液时,控制组件活塞降下活塞,吸头内的液体样品被加到加样对象。由于各活塞筒内管径呈固定的梯度,活塞上升同样的距离时各吸头吸取的液体样品体积也呈同样的梯度,这样就实现了对加样对象的快速准确的梯度剂量加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样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梯度加样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生化分析测试或实验时,移液器能很方便的帮助实验员进行液体样品的定量吸取和加样。当需要进行批次加样时,将加样对象在试管架或托盘上排列好,使用多道移液器可以快速的完成批次加样。如果加样对象较多,将加样对象在试管架或托盘上排列成矩形,使用多道移液器多批次的移液即可完成加样工作。但是,现有的多道移液器在加样时对多个加样对象只能进行等剂量的加样,当需要对多个加样对象进行梯度剂量加样时,就不能使用多道移液器进行快速的批次加样,而只能对每个加样对象单独进行加样,操作繁琐,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下,并且在多频次的梯度加样时,手动加样操作还易出差错。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多道移液器不能进行梯度加样的问题和在在多频次的梯度加样时手动加样操作易出差错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梯度加样装置,该自动梯度加样装置包括控制组件、活塞组件、吸头。活塞组件内排列有多个活塞筒,活塞筒的长度相同但内管径按其排列顺序依次递增。加样时,提升活塞,液体样品被吸进吸头,由于各活塞筒内管径呈固定的梯度,活塞上升同样的距离时各吸头吸取的液体样品体积也呈同样的梯度,这样就实现了对加样对象的快速准确的梯度剂量加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梯度加样装置,包括控制组件、活塞组件和吸头,活塞组件内有多个活塞组,活塞组包括活塞、活塞杆、活塞筒,活塞杆的下端与活塞相连,活塞杆的上端与控制组件的下端相连,活塞筒的下端开口并向下凸出形成套筒,吸头套在所述套筒上。活塞筒在活塞组件内并排排列,各活塞筒的长度相同但其内管径按其排列顺序依次递增。吸液时,吸管的下端口浸在待吸取液体样品的液面下,控制组件升起活塞,液体样品进入吸头。放液时,控制组件活塞降下活塞,吸头内的液体样品被加到加样对象。
优选的,该自动梯度加样装置的控制组件包括PLC控制器、步进电机、齿轮组、齿条、T形连接杆。齿轮组包括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T形连接杆包括竖杆和水平杆,PLC控制器与步进电机相连,步进电机的转子轴承上固定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啮合,被动齿轮与齿条啮合,齿条装在T形连接杆的竖直杆的上端,T形连接杆的水平杆与活塞杆的上端相连。
优选的,活塞筒内管径的比例为n为自然数且n≥2。
优选的,活塞筒内管径的比例为:n为奇数且n≥3。
优选的,活塞筒的个数为8个,8个所述活塞筒的内管径依次为1mm、2mm、
优选的,活塞筒的个数为5个,5个所述活塞筒的内管径依次为1mm、3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动梯度加样装置,通过内管径呈梯度排列的活塞筒使各吸头吸取梯度剂量的样品,实现对多个加样对象的梯度剂量加样,且可以一次完成梯度剂量的加样,省去了现有梯度剂量加样时的繁琐操作;在需要进行高频次的梯度剂量加样时还可通过PLC控制器准确的控制活塞的升降,吸取不同梯度剂量的样品,避免了手动加样所造成的人为差错,使得梯度剂量加样的操作更为高效、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所述的8通道自动梯度加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师范大学,未经江苏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51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实验烧杯
- 下一篇:一种化学教学用移液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