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15460.X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8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莫皓然;韩永隆;黄启峰;李伟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2 | 分类号: | G01N15/02;G01N15/06;G01N33/00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聂慧荃;郑特强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检测 装置 | ||
一种气体检测装置,包含:本体,具有第一感测区及第二感测区,第一感测区设有第一进气口及第一出气口,第二感测区设有第二进气口及第二出气口;悬浮粒感测模块,设置于本体的第一感测区内,包括有光机构、第一气体致动器、激光器及光传感器,第一气体致动器导送空气导入,而空气中悬浮粒受该激光器所发射的光束照射,以产生散射光点由光传感器感测出悬浮粒大小及浓度;气体感测模块,设置于本体的第二感测区内,包括有气体传感器及第二气体致动器,第二气体致动器致动导送空气导入,并由气体传感器感测空气中的特定监测气体的含量。
【技术领域】
本案关于一种气体检测装置,尤指一种具有气体传输致动器以导气的气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与邻近区域的空气污染问题渐趋严重,尤其是细悬浮微粒(PM 2.5)的浓度数据常常过高,空气悬浮微粒浓度的监测渐受重视,但由于空气会随风向、风量不定量的流动,而目前检测悬浮微粒的空气品质监测站大都为定点,所以根本无法确认当下周遭的悬浮微粒浓度,因此需要一个微型方便携带的气体检测装置来供使用者可无时无刻、随时随地的检测周遭的悬浮微粒浓度。
此外,目前的气体检测装置往往仅能够对单一气体做检测,但除了悬浮微粒之外,日常生活中尚有许多对人体有害的气体,若是无法及时检测也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案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气体检测装置,能够检测空气中所含有悬浮微粒的浓度及其他气体浓度,提供使用者及时且准确的气体信息。
本案的一广义实施态样为一种气体检测装置,包含:一本体,具有一第一感测区及一第二感测区,该第一感测区设有第一进气口及第一出气口,该第二感测区设有第二进气口及第二出气口;一悬浮粒感测模块,设置于该本体的第一感测区内,包括有一光机构、一第一气体致动器、一激光器及一光传感器,该第一气体致动器导送空气由该第一进气口快速导入,而空气中悬浮粒受激光器所发射的光束照射,以产生投射光点由该光传感器感测出悬浮粒大小及浓度;一气体感测模块,设置于该本体的第二感测区内,包括有一气体传感器及一第二气体致动器,该第一气体致动器致动导送空气由该第二进气口快速导入,并由该气体传感器感测空气中的特定监测气体的含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案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气体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案的第一气体致动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案的容置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案的第二气体致动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5A为本案的第一气体致动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5B、图5C为图5A所示的本案的第一气体致动器的作动示意图。
图6A为本案的第二气体致动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6B至图6D为图6A所示的第二气体致动器的作动示意图。
图7为本案的气体检测装置的方块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气体检测装置
1:本体
11:第一感测区
111:第一进气口
112:第一出气口
12:第二感测区
121:第二进气口
122:第二出气口
123:监测腔室
1231:入口通道
1232:出口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54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颗粒物化学组分测量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燃气锅炉烟气颗粒物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