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坡区油气优势运移路径定量刻画表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15485.X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7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蒲秀刚;姜文亚;肖敦清;代昆;孙超囡;柳飒;张伟;韩文中;刘次源;王永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7/10 | 分类号: | E21B4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郭伟红 |
地址: | 30028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坡区 油气 刻画 整合 砂岩 连通性 输导层 断层 侧向封闭 分布规律 控制作用 连通性能 生产动态 数据预测 含油气 勘探区 叠合 砂体 优选 预测 分析 | ||
1.一种缓坡区油气优势运移路径定量刻画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识别不整合面,划分上下两个输导层,明确不整合面对油气横向运移控制作用;
步骤B、刻画主要目的层砂岩百分含量,建立砂体连通性模型,分析输导层的连通性能;
步骤C、断层侧向封闭与开启性定量刻画;
步骤D、综合不整合面、砂岩连通性、断层输导性,叠合含油气显示指数确定缓坡区平面优势运移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坡区油气优势运移路径定量刻画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利用不整合面上下岩性对接关系,刻画上下储层分布特征,明确不整合面对油气横向输导作用:
①在识别单井不整合面基础之上,划分上、下两个输导层,分别统计不整合面上下30m内砂岩厚度;
②结合沉积相特征性,编制上下30m井段储层厚度等值图,其中高值区输导能力强,为有效运移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坡区油气优势运移路径定量刻画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从钻井的动态生成资料出发,标定砂体连通概率模型,结合砂岩百分含量求取目的层砂体连通概率值,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内容:
①根据钻井数据,统计目的层砂岩百分含量,结合沉积相图,编制目的层砂岩百分含量分布图;
②根据生产动态数据,利用油气显示级别和砂岩百分含量关系,建立连通概率模型P,当砂岩百分含量大于初始连通值,则
式中:P—砂体连通概率;h—砂亚百分含量,%;c0—初始连通阈值,c—连通系数;
③根据概率函数P,将编制的砂岩百分含量图转换成概率连通等值线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一种缓坡区油气优势运移路径定量刻画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根据断层附近油气分布状况,求取断层分段封闭临界值:
①利用地震,钻井数据,分别获得断距大小、错开泥岩的累计厚度;
②结合断层附近油气分布,判断断层侧向封闭能力下限;
其中,SSF为泥岩涂抹系数,计算式为:SSF=D/H
式中:SSF—泥岩涂抹系数;D—断层断距,m;H—断层错开的泥岩累计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一种缓坡区油气优势运移路径定量刻画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叠合含油气显示指数,确定平面上油气优势运移路径:
①联合步骤A、B、C初步确定油气在平面上的优势运移路径范围;
②分类统计钻井含油气级别厚度,计算单井目的层的含油气指数HMIe,绘制HMIe平面分布图,叠合验证油气在平面上的优势运移路径;
其中,HMIe=(H含油+H油浸+H油斑+80%H油迹+25%H荧光)/H砂岩
式中:H含油—含油厚度,单位m;H油浸—含油厚度,单位m;H油斑—油斑厚度,单位m,H油迹—油迹厚度,单位m;H荧光—荧光厚度,单位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548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