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曲面贴合装置及其贴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15781.X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47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黄秋逢;叶君基;黄国书;林昶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00 | 分类号: | B32B37/00;B32B37/10;B32B3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面 贴合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曲面贴合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充气模具、治具及吸附模具,其中:
该充气模具具有座体,并在座体表面设有凸出的挡块,且挡块顶面周围处形成有弯曲面,再在挡块内贯穿有供进行充气作业的至少一个充气孔,而座体上设有罩覆于至少一个充气孔处的气压膜,该气压膜对应于至少一个充气孔位置处设有供弹性膨胀或缩小的作动部,且作动部周围处形成有供服帖于挡块的弯曲面上的导弧面;
该治具供结合于充气模具上,并具有移动机构,且移动机构上结合有承载膜,该承载膜表面供定位有预设软性元件,且承载膜底面供抵贴于气压膜上;
该吸附模具供结合于治具上,并具有吸附着预设曲面物件以供预设软性元件进行贴合作业的吸附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充气模具的气压膜为聚碳酸酯、聚丙烯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具有弹性可供弹性膨胀收缩的膜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作动部的导弧面外围处设有供定位于座体表面上的定位部,再在气压膜上方处设有供夹持于定位部表面上的夹持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治具的承载膜具有黏性且由可挠性材质制成,而该承载膜为UV固化胶带、热解离胶带或水解离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吸附模具的吸附平台为真空吸附平台、静电吸着平台、机械吸盘或粘着吸盘,且吸附模具的吸附平台底面处凹设有供预设曲面物件服帖定位的模穴,且模穴周围处形成有供预设曲面物件的曲面段服帖定位的弯弧面。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贴合装置的贴合方法,其特征是依照下列的步骤实施:
(A01)先利用吸附模具的吸附平台来定位曲面物件,再在治具的承载膜表面上定位有软性元件;
(A02)该治具通过移动机构来使其结合于充气模具的座体上,而治具的承载膜底面即会接触充气模具的气压膜表面上,并凭借气压膜表面凸出的部份撑抵,使承载膜及软性元件产生拉伸变形,如此使承载膜及软性元件周围处分别成形出弧面及曲面;
(A03)且待软性元件周围处成形出曲面后,再对充气模具的至少一个充气孔进行充气作业,使气压膜的作动部产生弹性膨胀隆起呈拱状,进而连带软性元件隆起呈拱状;
(A04)便将吸附模具与充气模具进行结合,其软性元件中心即会先接触至曲面物件中心,再将吸附模具与充气模具压合,使曲面物件及软性元件由中心处朝外延伸压合,以使软性元件表面贴合于曲面物件上呈结合定位,且软性元件的曲面便会服帖于曲面物件周围处的曲面段;
(A05)而待软性元件紧密贴合于曲面物件上后,便停止充气模具的至少一个充气孔的充气作业,再分别将充气模具及吸附模具从治具上分离;
(A06)然后将软性元件从治具的承载膜上分离,以得到结合为一体的曲面物件及软性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曲面贴合装置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A01)中吸附模具的吸附平台底面处凹设有供曲面物件定位的模穴,且模穴周围处形成有供曲面段服帖的弯弧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曲面贴合装置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A01)~(A06)是可在真空环境中实施。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曲面贴合装置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A01)~(A06)中的曲面物件为玻璃基板、液晶面板、触控面板、压克力板、不锈钢板、软性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酰亚胺,而该软性元件为薄膜传感器、软性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触控面板、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液晶显示器、OCA胶、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酰亚胺,且软性元件表面上设有供粘贴于曲面物件底面处的粘着层,而该粘着层为OCR胶或OCA胶。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曲面贴合装置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A04)之后,进行下列步骤,再执行步骤(A05):
(A041)该充气模具的至少一个充气孔对气压膜的作动部进行间歇性的充气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阳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578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