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雷达测量装置及雷达测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15847.5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3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宋凌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广易通计算机网络通讯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王灏增 |
地址: | 100028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雷达测试 雷达站 测量装置 测试地点 车载雷达 电磁波信号 高度可调节 可移动地 雷达 电子信息技术 主控制模块 通信模块 协同办公 发射 测试点 天线 瞄准 | ||
本发明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雷达测量装置和雷达测试系统。本发明提供的车载雷达测量装置,包括雷达测试模块、通信模块、协同办公模块和主控制模块;所述雷达测试模块,用于可移动地高度可调节地接收雷达站内雷达发射的电磁波信号;其中由于雷达测试模块可移动地高度可调节地接收雷达站内雷达发射的电磁波信号,因此能够实现雷达测试模块与雷达站的高度相近的目的,这样就不必一定寻找与雷达站高度相近或高于雷达站的测试地点,测试地点的选择范围更大,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测试地点选取困难的问题,因此对于测试点的选取更加方便,能够准确的完成雷达测试天线瞄准雷达站的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雷达测量装置及雷达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针随着中国空中交通及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民用、军用航空器逐渐增多。作为航空器重要的支持系统雷达站的维护、检修也越来越重要。然而雷达设备的维护、检修不同于一般电子设备,检测、维修工作也不同于一般电子设备简便易行。一般情况下,雷达站的在位置多处于城市边缘、山顶等环境相对复杂的地方。雷达天线一般架设在较高位置上(高于周边树木),而雷达天线发射角一般会大于5度,为避免遮挡雷达信号,雷达站周边很少会有高大建筑。这也造成了测量、捕捉雷达发射信号极其困难。根据现有雷达测试设备参数要求,检测雷达外场信号(雷达发射的信号或设备航空器反射的信号)需要距离雷达站0.5公里至40公里之间,且无遮挡、无反射。
雷达测试装置距离雷达站越远,所需要架设探针的高度也就会越高,采集到的信号质量也会越差。然而在雷达站附件找到高度适宜且能方便取电的测试场地极其困难。
发明内容
(一)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车载雷达测量装置现有的雷达检测维修中雷达测试装置的选址比较困难。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雷达测量装置,包括雷达测试模块、通信模块、协同办公模块和主控制模块;
所述雷达测试模块,用于可移动地高度可调节地接收雷达站内雷达发射的电磁波信号;
所述主控制模块,用于对所述电磁波信号进行处理,获得现场测试数据;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现场测试数据发送至雷达站,并通过雷达站内部网络发送至监控中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车载雷达测量装置,包括雷达测试模块、通信模块、协同办公模块和主控制模块;所述雷达测试模块,用于可移动地高度可调节地接收雷达站内雷达发射的电磁波信号;其中由于雷达测试模块可移动地高度可调节地接收雷达站内雷达发射的电磁波信号,因此能够实现雷达测试模块与雷达站的高度相近的目的,这样就不必一定寻找与雷达站高度相近或高于雷达站的测试地点,测试地点的选择范围更大,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测试地点选取困难的问题,因此对于测试点的选取更加方便,能够准确的完成雷达测试天线瞄准雷达站的工作。
所述雷达测试天线的高度也是能够调节的,另外通过云台上的摄像机能够更加方便的调整雷达测试天线的方向及仰角,能够准确的完成雷达测试天线瞄准雷达站的工作;并且,雷达测试装置检测到的电磁波信号,通过私有云网络传递给ACC控制中心,ACC控制中心的值守人员、雷达专家或者雷达的供应商能够根据检测到的电磁波信号,准确判断出雷达的工作状况,进而发出控制指令给现场的工作人员,现场的工作人员根据接收到的指令进行操作,即可完成对雷达站的检测维修工作,这样既解决了雷达专家数量有限不能够现场对雷达站日常维护和季度巡检进行支持的问题,又能够保证对雷达测试维修判断的准确性,解决现有的因雷达测试及维修人员技术能力参差不齐造成的维修维护困难及误判问题,另外采用私有云网络传输雷达测试数据,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广易通计算机网络通讯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广易通计算机网络通讯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58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