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凝器生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16222.0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8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双印;施成章;郭磊;庞杰;张启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贽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3/02 | 分类号: | B21D53/02;B21D39/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庄文莉 |
地址: | 201107 上海市闵行区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装置 冷凝器 胀管 接料总成 模具总成 步进 顶升 转存 插片 翅片 工位 翅片模具 多套模具 工作模式 生产效率 同步动作 模具 送入 生产 | ||
1.一种冷凝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接安装机构、驱动机构;
所述对接安装机构包括对接转存总成(3)、胀管模具总成(6)、步进接料总成(4);
步进接料总成(4)将已接收的翅片转移至对接转存总成(3)进行暂存;
胀管模具总成(6)将对接转存总成(3)中暂存的翅片进行接收;
其中,步进接料总成(4)、胀管模具总成(6)各自执行转移、胀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包括对接顶升总成(11);
当步进接料总成(4)位于第一工位时,对接转存总成(3)接收由对接顶升总成(11)顶升的来自于步进接料总成(4)中的翅片;
当胀管模具总成(6)位于第二工位时,对接转存总成(3)中接收的翅片送入胀管模具总成(6);
所述第一工位、第二工位是同一个位于对接转存总成(3)下方的工位;或者,第一工位、第二工位是不同的工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10)、送取排料机构;
所述接安装机构、驱动机构以及送取排料机构均设置在机架(10)上;
所述送取排料机构包括送料总成(1)、取料排料总成(2);
所述对接安装机构,还包括对齿压板总成(5);
由送料口至出料口方向,所述送料总成(1)、取料排料总成(2)、对接转存总成(3)、对齿压板总成(5)依次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安装机构,还包括步进接料总成(4);
所述取料排料总成(2)内设置有步进接料总成容纳空间;
当取料排料总成(2)将翅片放置于步进接料总成(4)时,步进接料总成(4)位于步进接料总成容纳空间内;
当所述步进接料总成(4)将当前接收到的翅片传送至对接转存总成(3)时,步进接料总成(4)位于对接转存总成(3)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凝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步进接料总成(4)移至步进接料总成容纳空间内时,所述对接安装机构的胀管模具总成(6)位于对接转存总成(3)的下方,接收来自对接转存总成(3)的翅片;
当所述步进接料总成(4)移至对接转存总成(3)的下方时,胀管模具总成(6)移至对齿压板总成(5)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凝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安装机构,还包括胀管系统(7);
当所述胀管模具总成(6)移至对齿压板总成(5)的下方时,所述胀管系统(7)内的管与胀管模具总成(6)内的翅片对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转存总成(3)包括对接支撑架(301)、对接转存子部件以及对接转存总成导向机构;
所述对接转存子部件通过对接转存总成导向机构设置在对接支撑架(301)上;
所述对接转存总成导向机构包括纵向导向部(303);
所述对接转存子部件通过纵向导向部(303)设置在对接支撑架(301)上;
所述对接转存子部件包括对接转存总成气缸(302)、对接安装框架(304);
所述纵向导向部(303)构成对接安装框架(304)的导向位;
所述对接转存总成气缸(302)沿纵向导向部(303)方向驱动对接安装框架(304)纵向移动;
所述对接转存子部件,还包括吸收转存板(306)、对接模板座(307);
所述吸收转存板(306)、对接模板座(307)均设置在对接安装框架(304)上;
所述吸收转存板(306)设置在对接模板座(307)上;
所述吸收转存板(306)构成翅片的限定位和导向位;
当所述步进接料总成(4)移至对接转存总成(3)的下方时,所述对接安装框架(304)带动吸收转存板(306)、对接模板座(307)纵向移动,进而使得吸收转存板(306)、对接模板座(307)接收来自对接安装机构的步进接料总成(4)的翅片;
所述吸收转存板(306)的数量为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贽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贽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62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缝高压气瓶的制备方法及气瓶
- 下一篇:防松脱螺母的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