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余热锅炉优化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16451.2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43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晶;李晓霞;王雁飞;赵奕;刘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18 | 分类号: | F22B1/18;F22B35/00;F22B37/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董天宝;于宝庆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锅炉 检测数据 优化控制 手动控制模式 自动控制回路 自动控制模式 控制系统 运行状态 智能 实时检测数据 自适应能力 控制信息 记录 优化 存储 仪表 检测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余热锅炉优化控制方法,包括:检测余热锅炉的周边仪表,得到检测数据;根据所述检测数据判断所述余热锅炉是否处于手动控制模式以及所述余热锅炉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以及如果所述余热锅炉处于手动控制模式且所述余热锅炉的运行状态正常,则记录所述检测数据并将其作为自动控制回路的设定值,对所述余热锅炉的自动控制模式进行优化。本发明的智能余热锅炉优化控制方法是可以存储大量实时检测数据并对每类工况下运行较好的控制信息进行记录,将其作为该类工况下自动控制回路的设定值,从而对自动控制模式不断优化,提高余热锅炉控制系统的自适应能力,确保余热锅炉控制系统的工作始终处于稳定状态,进而降低人工投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制造及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冶炼大数据分析的智能余热锅炉优化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余热锅炉作为一种节能、减排设备是冶炼工艺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其主要作用是将冶炼工艺中炉体产生的烟气进行降温,同时将烟气降温环节释放的热量用于产生蒸汽,蒸汽再被用于其他生产工序。余热锅炉运行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冶炼工艺的作业率及后续相关系统的可靠运行。
在现有冶炼行业中已对余热锅炉中的数据信号进行了采集和控制,涉及信息量较大,较为重要的检测参数采用PID控制:例如汽包液位采用三冲量计算对液位进行修正后进行控制,汽包压力根据烟气温度变化判断蒸汽量进行控制,确保汽包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安全可靠。同时,设备之间采用联锁和系统设置进行控制:例如循环泵自带备用,振打装置定时启动。
余热锅炉的前端冶炼工序产生烟气与循环泵供水进行热交换,由此产生的汽水化合物在汽包内进行汽水分离,水用于再次使用,蒸汽送至其余工序。由于在实际工程运行过程中,前端冶炼工序运行情况(如启动、停止、正常、加料量变动等)时常发生变动,造成烟道内的烟气量、蒸汽量、水量变化频繁,经常因为余热锅炉控制系统中信息量不全造成自动控制失调。为了确保整体工程的安全运营,此时通常采用手动控制替代自动控制,人工投入较多,自动化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基于冶炼大数据分析对自动控制模式进行不断优化的智能余热锅炉优化控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余热锅炉优化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余热锅炉的周边仪表,得到检测数据;
根据所述检测数据判断所述余热锅炉是否处于手动控制模式以及所述余热锅炉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以及
如果所述余热锅炉处于手动控制模式且所述余热锅炉的运行状态正常,则记录所述检测数据并将其作为自动控制回路的设定值,对所述余热锅炉的自动控制模式进行优化。
在本发明的智能余热锅炉优化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余热锅炉包括余热锅炉汽包、与所述余热锅炉汽包连通的余热锅炉烟道以及向所述余热锅炉烟道供水的循环泵,所述周边仪表包括:与所述余热锅炉汽包连接的调节阀,用于控制所述余热锅炉汽包的液位;与所述余热锅炉汽包连接的液位变送器,用于检测所述余热锅炉汽包的液位;与所述余热锅炉汽包连接的所述压力变送器,用于检测所述余热锅炉汽包的压力;与所述余热锅炉烟道连接的测温元件,用于检测与所述余热锅炉烟道的烟气温度;与所述余热锅炉烟道连接的振打装置,用于清除所述余热锅炉烟道的粉尘;与所述循环泵连接的控制箱,用于控制循环泵;与所述余热锅炉汽包连接的汽包给水流量变送器,用于检测给水量;以及与所述余热锅炉汽包连接的汽包蒸汽出口流量变送器,用于检测蒸汽流量。
在本发明的智能余热锅炉优化控制方法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调节阀、所述振打装置和所述循环泵控制箱的检测数据判断所述余热锅炉是否处于手动控制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64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