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合三个扬稻4号的纹枯病抗性基因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17067.4 | 申请日: | 2018-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3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杨长登;曾宇翔;季芝娟;梁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型 扩增 株系 纹枯病 聚合 纹枯病抗性 水稻纹枯病 重组自交系 分离群体 抗性基因 水稻材料 育种效率 携带 基因 组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三个扬稻4号的纹枯病抗性基因的方法。该方法是利用D467、D715、D804三个标记分别PCR扩增Lemont和扬稻4号组配的重组自交系分离群体内的不同株系,将D467标记扩增扬稻4号的带型命名为A、扩增Lemont的带型命名为D,将D715标记扩增扬稻4号的带型命名为B、扩增Lemont的带型命名为E,将D804标记扩增扬稻4号的带型命名为C、扩增Lemont的带型命名为F。选择携带A、B、C三种带型数目越多的株系即是越抗纹枯病的株系,选择携带D、E、F三种带型数目越多的株系即是越感纹枯病的株系。该方法可同时聚合3个水稻纹枯病抗性基因以选育抗纹枯病的水稻材料,可大大提高育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三个扬稻4号的纹枯病抗性基因的方法,该方法可利用3个分子标记同时聚合3个纹枯病抗性基因以选育抗纹枯病的水稻材料。
背景技术
水稻是关乎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粮食作物。我国水稻育种界选育纹枯病抗病水稻的传统方法都是通过表型选择进行的,即用纹枯病致病菌在不同的水稻发育时期对水稻单株进行接种鉴定。由于传统的接种鉴定大部分是在田间种植条件下进行的,接种鉴定的结果误差大,准确性差,而且不同年份的接种结果存在差异,导致接种鉴定结果的准确率低。通过分子标记对水稻纹枯病抗性相关基因进行选择可以在水稻苗期即对纹枯病抗性进行选择,选择的准确率高,可以大大提高育种效率。水稻的纹枯病抗性是一个数量性状,受多个数量性状基因座位(QTL)控制。水稻科研界目前已经定位出许多与水稻纹枯病抗性相关的QTL,但是哪些QTL是共同调控水稻纹枯病抗性的?哪些QTL可以同时应用在一个育种过程中?我们对这些问题的了解并不多。根据目前已经报道的与水稻纹枯病抗性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随意将不同的几个抗性基因聚合在一起,希望获得抗性加强的水稻材料这样一个美好的想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不可行,因为随意选出的几个抗性基因很有可能存在基因之间的上位性互作效应,导致聚合了多个抗性基因的材料的纹枯病抗性反而降低了。为了有效的提高育种效率,加快育种进程,本发明提出一种聚合三个扬稻4号的纹枯病抗性基因的方法,该方法利用3个分子标记同时聚合了3个水稻纹枯病抗性基因,以培育抗纹枯病的水稻新株系,该方法可大大提高育种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水稻品种Lemont作为母本与水稻品种扬稻4号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并构建重组自交系分离群体Fn,所述Fn中的n≥5;
(2)用分子标记D467、D715、D804分别PCR扩增步骤(1)获得的重组自交系分离群体内的不同株系的叶片DNA,根据D467标记与水稻第4染色体上的纹枯病抗性基因qSBRLEYD4A连锁的特点,根据D715标记与水稻第7染色体上的纹枯病抗性基因qSBRLEYD7A连锁的特点,根据D804标记与水稻第8染色体上的纹枯病抗性基因qSBRLEYD8A连锁的特点,将D467、D715、D804标记的PCR扩增产物分别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将D467标记扩增扬稻4号的带型命名为A,将D715标记扩增扬稻4号的带型命名为B,将D804标记扩增扬稻4号的带型命名为C,将D467标记扩增Lemont的带型命名为D,将D715标记扩增Lemont的带型命名为E,将D804标记扩增Lemont的带型命名为F;选择携带A、B、C带型数目越多的株系即是纹枯病抗性越强的水稻株系,选择携带D、E、F带型数目越多的株系即是纹枯病抗性越差的水稻株系。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携带不同数目的A、B、C带型的株系的纹枯病抗性按从强到弱排序为:聚合A、B、C全部三种带型的株系>携带A、B、C三种带型中的任意两种带型的株系>携带A、B、C三种带型中的任意一种带型的株系>不携带A、B、C三种带型中的任何一种带型的株系;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排序大小仅适用于种植在同一个环境条件下对同一个Fn世代内的分离群体内的株系进行比较,所述Fn中n为固定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稻研究所,未经中国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70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