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菌活性化合物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17231.1 | 申请日: | 201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18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淑敏;谢则平;郭琳;杨小平;杨芹;冯玲玲;张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491/107 | 分类号: | C07D491/107;A61P31/10;A01P3/00;A01P1/00;C12P17/18;C12R1/545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俞鲁江 |
地址: | 264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抗菌 活性 化合物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菌活性化合物及其纯化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化合物是从链霉菌中纯化制备得到,可用于制备抗菌药物及生物农药。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可明显抑制真菌及细菌的生长,有新型抗菌药物开发的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化合物及其纯化制备方法,以及其在制备抗菌药物及生物农药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耐药菌以及由耐药菌,特别是革兰氏阴性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原有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已经大幅降低,新的疾病不断出现,快速发现高效、优质新抗生素成为全世界的重要课题。抗生素是以放线菌为代表的药用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发现包括新物种在内的新药用微生物资源是发现新抗生素的基础之一。经过几十年的深入挖掘,从普通生境中发现新药用微生物菌种和新抗生素的机率均大大降低,而极端环境(如:海洋、荒漠、盐湖、冰川等)中的药用微生物尚未大规模勘探和开发。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化合物及其纯化制备方法,该化合物是从一种链霉菌中纯化制备得到,可用于制备抗菌药物及生物农药。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可明显抑制真菌及细菌的生长,有新型抗菌药物开发的价值。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抗菌活性化合物,化合物化学式为C20H15NO4,R构型,结构式如下:
所述具有抗菌活性化合物可应用于制备抗菌药物及生物农药。
具有抗菌活性化合物的纯化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从海洋样品中分离得到的灰色链霉菌划线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28℃培养3~4日,直至长出白色的孢子,接种到液体培养基,28℃,150~220rpm/min,摇床培养8~12日收获发酵物;
(2)过滤发酵物获得发酵液和菌丝体,发酵液经大孔吸附树脂柱提取,菌丝体经丙酮破碎提取,减压浓缩提取物,合并后利用有机溶剂萃取,减压浓缩得总浸膏;
(3)总浸膏经硅胶柱层析,通过甲醇/二氯甲烷混合洗脱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收集洗脱组分,将收集的洗脱组分进行ODS反相柱层析,收集80%有机醇洗脱部分,浓缩,进行HPLC高效液相色谱制备得到外消旋体混合物,并进一步通过手性HPLC制备得到抗菌化合物。
步骤(1)所述培养基为半海水ISP2培养基、纯海水ISP2培养基的一种,优选为半海水ISP2培养基。
步骤(2)所述大孔吸附树脂柱,为弱极性或非极性的大孔吸附树脂,优选弱极性。
步骤(2)所述萃取选用的溶剂可以为乙酸乙酯、正丁醇中的一种,优选为乙酸乙酯。
步骤(3)所述甲醇/二氯甲烷混合洗脱溶液甲醇与二氯甲烷的体积比为5:95。
步骤(3)所述的有机醇为甲醇、乙醇中的一种,优选为乙醇。
步骤(3)所述HPLC高效液相色谱使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溶剂为甲醇、乙醇、乙腈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高效液相色谱溶剂与水的配比为55%。
本方法的优点是:本发明从海洋来源的链霉菌发酵液中得到了一种吲哚酮类化合物,经紫外、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及单晶衍射等波普学数据确定该化合物为全新结构的吲哚酮类化合物。对该化合物进行抗菌实验发现,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及黄瓜炭疽病菌等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因此,该化合物有望成为抗菌药物的先导化合物并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抗菌化合物正离子质谱图(HR-ESI-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医学院,未经滨州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72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