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ITCNs组装体负载抗肿瘤化合物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18302.X | 申请日: | 201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7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车玲;陈明;赵冠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0九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47/69 | 分类号: | A61K47/69;A61K31/405;A61K47/60;A61P35/00;A61K31/337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孙海杰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肿瘤化合物 组装体 治疗效果 多药耐药性 弱酸性环境 逆转肿瘤 研究方向 肿瘤细胞 吲哚美辛 靶向 耐受 脱除 应用 肿瘤 癌症 细胞 开发 | ||
本发明涉及抗肿瘤化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ITCNs组装体负载抗肿瘤化合物的应用。该ITCNs组装体负载抗肿瘤化合物能基于肿瘤的弱酸性环境脱除PEG保护而将负载的抗肿瘤化合物靶向地送至肿瘤细胞,并可依赖于吲哚美辛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从而对耐受多种抗肿瘤化合物的细胞仍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提升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抗肿瘤化合物的开发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肿瘤化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ITCNs组装体负载抗肿瘤化合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研究发现,肿瘤组织中含有多种基质细胞,如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等。这些基质细胞对于肿瘤的增殖、转移及血管增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与肿瘤细胞、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共同组成了肿瘤微环境。然而,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受体或抗原进行的主动靶向药物递送系统,往往忽视了基质细胞与肿瘤细胞的异质性,以达到理想的抗肿瘤疗效。特别是在以肿瘤细胞为靶点的治疗中极易产生肿瘤多药耐药性,导致化疗的失败。相较基于肿瘤特异性受体靶向而言,基于肿瘤微环境靶向具有其特有的优势:1)可对肿瘤细胞及肿瘤基质细胞进行广泛的杀伤,对于肿瘤抑制具有更加全面的控制,减少其转移与增生。2)由于肿瘤基质细胞具有稳定的遗传背景,不易产生多药耐药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ITCNs组装体负载抗肿瘤化合物能基于肿瘤的弱酸性环境脱PEG保护而将负载的抗肿瘤化合物靶向地送至肿瘤细胞,并可依赖于吲哚美辛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从而对已经耐受多种抗肿瘤化合物的细胞仍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提升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抗肿瘤化合物的开发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向。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ITCNs组装体负载抗肿瘤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多药耐药细胞纳米制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ITCNs组装体负载抗肿瘤化合物的应用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制备得到的ITCNs组装体负载抗肿瘤化合物对于已经耐受多种抗肿瘤化合物的细胞仍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提升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抗肿瘤化合物的开发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ITCNS组装体负载抗肿瘤化合物体内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负载紫杉醇的ITCNS组装体负载抗肿瘤化合物的透射电镜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PTX ITCNs组装体在不同pH的缓冲液中的表面电荷变化;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不同pH的培养基中A549/MDR细胞中PTX的浓度柱状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PTX ITCNs组装体对A549/MDR细胞毒性的分析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PTX ITCNs组装体的WB结果分析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PTX ITCNs组装体的A549耐药细胞中ATP含量分析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PTX ITCNs组装体的A549耐药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分析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负载多烯紫杉醇的ITCNS组装体负载抗肿瘤化合物的透射电镜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负载多烯紫杉醇的ITCNs组装体对MCF7/MDR细胞毒性的半数抑制率柱状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0九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0九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83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