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成本高强度纳米贝氏体耐磨钢球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18403.7 | 申请日: | 201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58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于浩;余子权;宋成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8/34 | 分类号: | C22C38/34;C22C38/04;C22C38/38;C22C38/06;C22C38/28;C21D9/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成本 强度 纳米 贝氏体 耐磨 制备 方法 | ||
一种低成本高强度纳米贝氏体耐磨钢球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钢球重量百分比为C:0.45~0.7wt.%、Si:1.5~3.0wt.%、Mn:0.5~2.0wt.%、Cr:0.1~1.5wt.%、Al:0.1~2.0wt.%、Ti:0.01~0.1wt.%,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钢种冶炼浇铸后,热轧或热锻成直径Φ20~160mm钢球,快速冷却至200~400℃后保温3~8h,即可获得复相组织。本发明合金成分中不含Mo、Ni、Nb、V等元素,成本低、热处理工艺简单,免除淬火和回火等热处理工序,生产过程稳定,细化晶粒的同时也显著增加了钢球的耐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室温组织为纳米贝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和弥散分布的TiC析出相组成的复相组织及其生产工艺。本发明所涉及钢种具有优异的耐磨性,主要应用于矿山、冶金、电力、建材和化工等领域。
背景技术
国家重大基础工程中进一步强调节能减排和交通装备的轻量化,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促进钢铁、石化、工程机械、轻工、纺织等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为此,需进一步提高钢铁材料的研究力度,致力于开发新型、高强韧性、轻量化的钢铁材料,减少对能源资源的消耗,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随着重点产业的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亟需高性能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和绿色高效低碳的生产模式。我国钢铁产能已处于严重过剩阶段,但是高附加值产品仍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仍需要依赖进口弥补。据估计,我国高级别耐磨钢的市场需求量每年在50万吨-80万吨,进口量约10万吨。另外,世界各国因磨损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美国约500亿美元/年,德国153亿欧元/年,我国约1000亿元/年,因此开发先进的耐磨材料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
目前,国外顶尖的耐磨钢生产企业主要有瑞典SSAB公司的HARDOX系列、德国蒂森克努伯的XAR系列、德国迪林根V系列、芬兰罗奇的RAEX系列、日本JFE系列等。国内高端耐磨钢市场均被这些国外企业占领着,而且售价基本为国内同级别耐磨钢的一倍以上,例如,芬兰RAXE400(8mm)售价为17500元/ 吨,日本JFE-EH400(6-10mm)售价为14500元/吨,宝钢B-MARD400(8mm) 售价为7500元/吨,新余耐磨钢NM500(6mm)售价为8000元/吨。国内能生产高强度耐磨钢的厂家主要有舞钢、武钢、宝钢、南钢等,主要品种为NM360、 NM400,通常使用厚度为6-80mm。一些厂家产品已达到或超过国际水平,并出口到东南亚、日本、南非、美国、澳大利亚等地。舞钢生产的硬度HB≥360级的可焊接高强度结构用耐磨钢板,所制造的设备适用于在高磨损、高冲击的场合使用,也可作为屈服强度≥700MPa的高强度结构钢使用。宝钢先后开发了NM360, NM400级别耐磨钢,可供钢板的尺寸范围为厚度12-60mm,宽度900-4500mm,长度8000-13000mm。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成功进行了贝氏体一马氏体耐磨钢板的研究开发,并且对其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已经能够生产NM360、NM400级耐磨钢。总体来说,如今耐磨钢技术的发展呈现不平衡的现状:一是国内外技术发展不平衡,国内的耐磨钢生产企业在技术水平、产品性能等方面落后于国际最先进的水平;二是产品种类生产不平衡,耐磨钢板产品规格尺寸齐全,生产企业众多,而生产耐磨钢棒材以及磨球的企业相对很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84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