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降压减渗的强透水地层深基坑地下水控制方法及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18557.6 | 申请日: | 201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4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施成华;曹成勇;刘建文;雷明锋;杨伟超;彭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9/06 | 分类号: | E02D19/06;E02D19/18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马强;王娟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降压 透水地层 减渗层 地下水控制 深基坑 地下水 地层渗透系数 工程应用 工程造价 环境影响 基坑开挖 基坑周边 渗透系数 施工难度 围护结构 不透水 水压力 透水 渗入 施工 | ||
1.一种基于降压减渗的强透水地层深基坑地下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强透水地层条件下进行基坑开挖施工时,在基坑底部设置具有一定强度并能部分透水的、渗透系数为基坑底部原地层渗透系数1%~2%的降压减渗层来对地下水进行控制,允许部分地下水通过降压减渗层渗入基坑,降低作用于基坑底部降压减渗层的水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降压减渗的强透水地层深基坑地下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减渗层设置于基坑底板底面2m以下,厚度为5~6米,强度为5~8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降压减渗的强透水地层深基坑地下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减渗层采用袖阀管注浆进行施工,在基坑开挖前首先从地表进行降压减渗层的施工,而后进行基坑开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降压减渗的强透水地层深基坑地下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坑四周设置不透水的竖向止水帷幕,即地下连续墙,所述竖向止水帷幕深度达到降压减渗层底部1m以下,以防止地下水从基坑四周进入基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降压减渗的强透水地层深基坑地下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在基坑内部设置排水井,将通过降压减渗层渗入基坑内的地下水排出基坑外。
6.一种基于降压减渗的强透水地层深基坑地下水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基坑(5)四周设置有围护结构(3);所述围护结构(3)内的基坑(5)底部设有基坑底板(4);所述基坑底板(4)下方的围护结构(3)内设置有降压减渗层(6)。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降压减渗的强透水地层深基坑地下水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减渗层(6)设置于所述基坑底板(4)底面2m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降压减渗的强透水地层深基坑地下水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减渗层(6)的渗透系数为所述基坑(5)底部原地层渗透系数的1%~2%。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降压减渗的强透水地层深基坑地下水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减渗层(6)厚度为5~6米。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降压减渗的强透水地层深基坑地下水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减渗层(6)底面与所述围护结构(3)底端之间的距离大于1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855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围堰转向马口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水井用DKPE双壁波纹滤水管的下管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