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变道辅助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18904.5 | 申请日: | 201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2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黄信聪;唐伟航;姜庆龙;陈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9/00 | 分类号: | B60Q9/00;G08G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528315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况 辅助系统 监测单元 路况监测 汽车变道 提醒单元 路况信息 后视镜 汽车零配件 产品领域 单元设置 技术缺陷 路况检测 判断结果 视觉盲区 信息参数 信息综合 自身车辆 左右两侧 驾驶舱 水平台 误判 变道 回传 算法 车门 路况 应用 采集 包围 输出 汽车 | ||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配件产品领域,提供了一种汽车变道辅助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应用,该汽车变道辅助系统包括:路况监测单元、车况监测单元、控制单元和提醒单元;其中,路况检测单元负责采集路况信息,把信息经算法(FFT)处理后传达给车况监测单元;车况监测单元则获取自身车辆信息参数,并根据路况监测回传的信息综合判断,再将判断结果输送致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车况单元提供的信息,相应的控制提醒单元的输出,给予驾驶员路况信息。路况监测单元设置于车辆的后包围内左右两侧,提醒单元设置于汽车的车门处和/或后视镜处和/或驾驶舱前方的水平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驾驶员转向或变道时,视觉盲区导致路况误判而可能出现危险的技术缺陷。
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2017年3月30日、申请号为201710203838.4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配件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变道辅助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20世纪90年代初,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带动了汽车行业的兴起。1997年开始,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市政道路建设的不断完善,居民收入水平的显著增长,私家车消费时代揭开序幕,我国开始进入全民汽车消费时代。在中国的″计划经济″时期,汽车一直被作为重要生产资料管理,是以团体使用为主的生产工作工具。然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这一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国家″十五″计划首次提出:鼓励汽车进入家庭。″汽车梦″不再是富人的专利,拥有汽车对于许多中国家庭来说已经不再是奢望。汽车大规模步入寻常百姓家,街头巷尾,多姿多彩的私家车已成为都市靓丽的风景线。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人们可以借助汽车去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由于结构视角等限制,驾驶员对后侧道路存在视觉盲区,当驾驶人员转向或者变道时,由于盲区的存在,会导致驾驶人员误判后方道路状态,出现危险。为有效保障行车安全,技术人员开发了一种变道辅助警示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辅助汽车变道,通过接收信号指令,蜂鸣器响,提醒驾驶员是否可以安全变道,让人们能够在正常行驶过程中实现相应操作,从而提高驾车的安全系数。
因此,研发出一种汽车变道辅助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应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驾驶员转向或变道时,视觉盲区导致路况误判而可能出现危险的技术缺陷,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变道辅助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应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驾驶员转向或变道时,视觉盲区导致路况误判而可能出现危险的技术缺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变道辅助系统,所述汽车变道辅助系统包括:路况监测单元、车况监测单元、控制单元和提醒单元;
其中,所述路况监测单元用于采集路况信息,并将所述路况信息发送至所述车况监测单元;
所述车况监测单元用于获取自身车辆参数信息,并依据所述路况信息生成控制指令;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依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提醒单元的工作状态;
所述路况监测单元设置于所述车辆的后包围内左右两侧,所述提醒单元设置于汽车的车门处和/或后视镜处和/或驾驶舱前方的水平台。
优选地,所述提醒单元包括:声音提醒单元和/或光照提醒单元和/或声光提醒单元以及显示单元。
优选地,所述路况检测单元为24GHz雷达。
优选地,所述车况监测单元包括:车速监测部和转向信号监测部和开门信号监测部;
其中,所述车速监测部用于获取自身车辆的速度信息;
所述转向信号监测部用于获取自身车辆的转向灯信息
所述开门信号监测部用于获取车辆门锁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89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