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来源于假单胞菌的对羟基苯甲醛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19917.4 | 申请日: | 201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1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炼辉;刘诗胤;周佳暖;贺飞;林诺翘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35/04 | 分类号: | A01N35/04;A01N63/02;A01P3/00;C12P7/24;C12R1/3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病原真菌 对羟基苯 甲醛 植物病害 假单胞菌 应用 甘蔗黑穗病 生防制剂 抑菌活性 有效防治 可接受 防治 黑粉 制备 甘蔗 农药 生产 生长 | ||
1.对羟基苯甲醛或其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防治由植物病原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中的应用,或在制备防治由植物病原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农药或生防制剂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病原真菌为黑粉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病害为甘蔗黑穗病、玉米瘤黑粉病、疫霉病、霜疫霉病、稻瘟病或锈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黑粉菌为甘蔗鞭黑粉菌、玉米瘤黑粉菌、小麦印度腥黑粉菌、小麦网腥黑穗粉菌或高粱黑粉菌。
5.一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剂,其特征在于,含有对羟基苯甲醛或其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6.一种对羟基苯甲醛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采用固体发酵方式,将假单胞菌接种于PDA平板上,在26~30℃培养36~60 h后擦去菌落,获得发酵培养基;
S2. 将上述发酵培养基切成小块后浸泡于2~3倍体积的由乙酸乙酯、甲醇和冰醋酸组成的混合溶液中,过滤收集上清液,减压浓缩后去除上清液中的有机溶剂,用2~3倍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水相溶液2~3次,得到发酵液提取物;
S3. 将S2所得发酵液提取物经层析分离得到对羟基苯甲醛。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假单胞菌为假单胞菌ST4,该菌株已于2015年9月14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5526。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乙酸乙酯:甲醇:冰醋酸的体积比为70~90:10~20:4~6。
9.一种假单胞菌ST4的发酵液提取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对羟基苯甲醛。
10.权利要求9所述发酵液提取物在防治由植物病原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中的应用,或在制备防治由植物病原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农药或生防制剂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991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A01N 人体、动植物体或其局部的保存
A01N35-00 含有机化合物的杀生剂、害虫驱避剂或引诱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该有机化合物包含带有两个连于杂原子的键的碳原子,其中至多1个键连于卤素,例如醛基
A01N35-02 .含有脂族键合的醛或酮基,或其硫代类似物;其衍生物,例如缩醛
A01N35-04 .含有直接连在芳环系的醛或酮基,或其硫代类似物,例如苯乙酮;其衍生物,例如缩醛
A01N35-06 .含有酮基或硫酮基作为环的一部分,例如环己酮、醌;其衍生物,例如缩酮
A01N35-08 .至少1个键合杂原子的键是连在氮上
A01N35-10 ..含有碳氮双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