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小儿痰喘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21090.0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2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马秀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秀锦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8 | 分类号: | A61K36/8888;A61P11/14;A61P11/06;A61P11/10;A61K3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朱海江 |
地址: | 27772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小儿 痰喘 外用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小儿痰喘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痰喘,是由气管积痰而引起的呼吸不畅、心跳、出汗等症状。痰喘是指痰浊壅肺而致之气喘。《金匮要略·肺痿肺壅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咳逆上气,时时吐浊(吐浊,指吐出稠粘痰),但坐不得卧,皂荚丸主之。"是有关痰喘证治的早期记载。常兼见喘息有声,咳嗽,咯痰粘腻不爽等证。宜祛痰降气。《医学入门·痰类》:"痰喘,必有痰声。风痰,千缗汤或合导痰汤;痰气,苏子降气汤、四磨汤;食积湿痰,古二母散、神保丸、大萝皂丸。"《景岳全书·杂证谟》:"痰盛作喘者,虽宜治痰,如二陈汤、六安煎、导痰汤、千缗汤、滚痰丸、抱龙丸之类,皆可治实痰之喘也。然痰之为病,亦惟为病之标耳,犹必有生痰之本。故凡痰因火动者,必须先治其火;痰因寒生者,必须先去其寒。至于或因气逆,或因风邪,或因湿滞,或因脾肾虚弱,有一于此,皆能生痰。使欲治痰,而不治其所以痰,则痰终不能治,而喘何以愈哉。"又:痰喘因于气郁者,用温胆汤;因于火动者,宜用清膈煎;痰见而肺气壅塞者,用蠲痰疏气汤。
这是中医对治疗痰喘的相关记载,目前治疗痰喘方面的中药很多,多数均为口服药,且服用时间长,治疗效果不显著,而且对于服药困难的小孩来说,口服药就极为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口服药物的不足而研发了一种治疗小儿痰喘的外用药物,这种外用药对于服药困难的人群来说,解决了一大难题,不仅治疗方便,且效果显著,治疗时间还短。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小儿痰喘的外用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小儿痰喘的外用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外用药物的原料药组成为:
白芥子10-30重量份 生半夏5-15重量份 皂角40-120重量份
牵牛子50-150重量份五味子5-15重量份 葶苈子10-30重量份
吴茱萸40-120重量份明矾30-90重量份。
本发明外用药物的原料药组成优选为:
白芥子16-24重量份 生半夏8-12重量份 皂角64-96重量份
牵牛子80-120重量份五味子8-12重量份 葶苈子16-24重量份
吴茱萸64-96重量份 明矾48-72重量份。
本发明外用药物的原料药组成优选为:
白芥子20重量份 生半夏10重量份 皂角80重量份
牵牛子100重量份五味子10重量份 葶苈子20重量份
吴茱萸80重量份 明矾60重量份。
本发明外用药物的原料药组成优选为:
白芥子12重量份 生半夏13重量份 皂角45重量份
牵牛子145重量份五味子7重量份葶苈子28重量份
吴茱萸45重量份 明矾85重量份。
本发明外用药物的原料药组成优选为:
白芥子28重量份 生半夏7重量份皂角115重量份
牵牛子55重量份 五味子13重量份 葶苈子12重量份
吴茱萸115重量份明矾35重量份。
本发明外用药物的制备方法为:
(1)、分别取白芥子、生半夏和明矾用清水洗净,加2-6倍量的水浸泡10-30分钟,然后进行煎煮,第一次煎煮1-3小时,过滤得滤液;药渣再用1-3倍量的水煎煮0.5-1.5小时,过滤,得滤液,合并两次滤液,过滤,滤液离心分离,3000rpm离心,分离上清液,水浴蒸干浓缩至1.25-1.30的浸膏A;
(2)、将余下皂角、牵牛子、五味子、葶苈子和吴茱萸洗净,用3-9倍量的水浸泡15-45分钟,然后进行煎煮,第一次煎煮1-3小时,过滤,得滤液,药渣再用1-3倍量的水煎煮0.5-1.5小时,过滤得滤液,合并两次滤液,滤过,滤液浓缩至60-100℃测相对密度为1.15-1.18,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50-90℃测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浸膏B;
(3)、将上述浸膏A和浸膏B混合搅拌均匀,再加入黄丹50-150重量份小火煎煮,并朝一个方向搅拌10-30分钟,最后再加入冰片和薄荷各5-15重量份搅拌5-15分钟,离火20-60分钟即可均匀摊涂在8-12cm的无纺布上即可。
本发明外用药物的制备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秀锦,未经马秀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10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