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车用安全拉手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21442.2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75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颜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3/00 | 分类号: | B60N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层 安全拉手 底座 第二连接部 第一连接部 底座连接 柔软性 新型车 上套 拉手 固定件 触感 柔软 质感 乘客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车用安全拉手,包括底座和拉手,所述拉手包括第一连接部、手持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在手持部的两端。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底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第二底座连接。所述手持部包括本体层、柔性层和表层,所述柔性层套设在本体层上,用于使得手持部具有柔软性,所述表层套设在柔性层上并通过固定件固定。本发明在手持部本体层上套设有柔性层,并在柔性层上套设表层,其中柔性层使得安全拉手的手持部具有很好的柔软性,保证了乘客在拉住安全拉手时,具有柔软的触感,而表层可以使得手持部具有更好的质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车用安全拉手。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汽车内乘客在车辆通过颠簸路面或转弯时倾倒,一般在车内顶棚位置布置安全拉手,乘客在需要时可以随时拉住安全拉手以保持平稳。
传统的安全拉手一般由底座和拉手本体组成,底座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拉手本体的两端,用于与车身内连接固定,拉手本体通过转动轴与底座连接,从而固定连接于车身内,拉手本体采用吹塑工艺进行一体成型制备,如图1所示。
然而,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汽车的使用舒适性,传统的安全拉手由于拉手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其供乘客手握的部位常为裸露的拉手本体材质,触感不佳,不够柔软,而常规的包覆设计又会影响安全拉手的美观和质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车用安全拉手,以解决乘客拉住安全拉手时,手握部位不够柔软导致的触摸感不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新型车用安全拉手,包括底座和拉手,所述拉手包括第一连接部、手持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手持部的两端,
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底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底座连接,
所述手持部包括本体层、柔性层和表层,所述柔性层套设在所述本体层上,用于使得所述手持部具有柔软性,
所述表层套设在所述柔性层上并通过固定件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上均设有转动轴,通过所述转动轴使得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座上设有调速元件,所述调速元件用于调节所述拉手的回弹速度,所述第二底座上设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用于将所述拉手回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包括基座和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连接柱,
所述基座上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底座,
所述连接柱用于与所述手持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上设有卡接件,所述手持部上设有与所述卡接件相配合的卡接槽,通过所述卡接件-卡接槽的配合使得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手持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柱上还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在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手持部连接时,限定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手持部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手持部连接后,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手持部以及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手持部间均设有第一间隙,
所述固定件为环状结构并套设在所述第一间隙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上设有第二限位件和卡脚,
所述第二限位件用于限定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相对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14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足浴器及具有足浴器的汽车
- 下一篇:一种隔音地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