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畜禽养殖废水的综合治理利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21539.3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1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林皓;张健;廖斌斌;杨祖沐;吴芳芳;胡家朋;刘瑞来;许清霖;游成本;林立新;吴文亮;张俊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致青生态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20;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金碎平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畜禽养殖废水 紫外光催化 臭氧氧化 生物吸附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 臭氧氧化工艺 污染物排放 有机物及氮 综合治理 堆肥生产 固液分离 化学除磷 回收利用 农田灌溉 排放标准 外部能源 污染治理 养殖废水 营养物质 整体工艺 资源回收 达标 水质标准 两级 凝聚 沼气 能耗 废水 发电 回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畜禽养殖废水综合治理利用工艺,具体工艺为:固液分离—生物吸附凝聚—UASB—两级A/O—高效MBR—化学除磷—紫外光催化臭氧氧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上述工艺的组合,确保废水经处理后能够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中集约型猪场污染物排放限值及《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要求;在确保达标的基础上通过生物吸附凝聚作用回收养殖废水中的有机物及氮磷等营养物质进行堆肥生产,解决现有工艺单一污染治理无法进行资源回收的问题;通过紫外光催化提高臭氧氧化效率,解决现有臭氧氧化工艺不能稳定达标且能耗高的问题;通过对沼气的回收利用发电,大幅降低整体工艺的外部能源输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畜禽养殖废水的综合治理利用方法,属于污水的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畜禽养殖规模巨大,仅以生猪为例,每年生猪出栏数量接近12亿头,年产生粪液污染物30亿吨。畜禽规模化养殖呈现污染负荷高、排放达标水平较低的态势,畜禽养殖引起的环境污染已大大超过了环境最大容量和承载能力,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2016年12月21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中提出“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关系6亿多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关系农村能源革命,关系能不能不断改善土壤地力、治理好农业面源污染,是一件利国利民利长远的大好事。要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针,以沼气和生物天然气为主要处理方向,以就地就近用于农村能源和农用有机肥为主要使用方向,力争在“十三五”时期,基本解决大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和资源化问题。
传统的畜禽养殖业废弃物治理以畜-沼-果(草、林、菜、茶等)的生态型模式及以达标排放为主导的环保型模式为主,两种模式各自存在不足之处。
生态型模式优点是种养结合、化害为利,处理成本低,简便。缺点在于:①需要充足的农地配套,许多养殖场无此条件;②作物用肥季节性与粪污排放连续性矛盾,需要大量的贮存空间;③沼液需要澄清,否则管网易堵塞,直接沟施或大量漫灌易造成土壤板结;④卫生程度低,仍有较大环境污染风险。
达标排放为主导的环保型存在的问题:①多数处理效果不好,废水处理设施无法正常运行,大量废液未得到有效的处理直接排放,严重污染生态环境;②少数正常的项目也存在处理成本较高,运行稳定性差,完全达到排放标准较为困难;③以水处理为主要导向,忽视粪便的处理处置,易造成粪便直排水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畜禽养殖废水治理工艺,以资源充分回收利用的技术取代传统的降解转化为主的处理技术,并通过废水处理工艺的优化调整,确保处理后养殖废水的水质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各项排放标准及农田灌溉要求,并降低能耗节约运行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畜禽养殖废水综合治理利用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畜禽养殖废水利用隔栅渠去除漂浮物后通过集水调节池缓冲调节水量,通入固液分离机中,分离出粪渣和次级废水;
S2、将步骤S1中分离得到的粪渣用于堆肥处理,将所述次级废水通入生物吸附凝聚池中,在所述生物吸附凝聚池内投加微生物絮凝剂,进行吸附絮凝后,通过隔膜泵输送至压滤机进行脱水,分离出污泥和滤液;
S3、将所述污泥用于堆肥处理,将所述滤液通入水解酸化池内,进行水解酸化,得到酸化废水;
S4、将所述酸化废水通入UASB反应器内,进行厌氧处理后,产生沼气和三级废水;
S5、将所述沼气通过气水分离、脱硫后用于燃气发电,将所述三级废水通入厌氧沉淀池内,进行泥水分离,得到次级污泥和四级废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致青生态环保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致青生态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15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渗透浓水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扫渣组件及其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