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确定三维工序间模型可调整范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22028.3 | 申请日: | 2018-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68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军;景旭文;刘金锋;周宏根;李磊;李国超;田桂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晓静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遍历 可调整 干涉 节点数 三维 加工成型 三维设计 输出工序 顺序调整 制作工艺 输出 结构树 | ||
1.一种确定三维工序间模型可调整范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需要加工成型的产品,制作工艺结构树,该工艺结构树包含工序1、工序2、…、工序n,n为整数;
(2)确定工序1、工序2、…、工序n的加工特征为t1、t2、…、tn;
(3)选择需要调整的工序;
(4)对比向上遍历的工序间模型与当前工序间模型之间关系,若为相互干涉关系则输出该遍历的工序间模型的节点数,若不存在相互干涉关系则继续遍历直至工序序列的首道工序;两个工序间的特征分为关联关系与平行关系;关联关系的两个工序间模型上的特征加工过程有前后之分,平行关系的两个工序间模型上的特征加工过程无前后之分;
两个工序间的特征通过以下步骤判定:
步骤1:选择加工特征a、b;
步骤2:获取加工特征a、b的加工表面fa、fb;
步骤3:判断fa、fb是否是为相同加工表面,若是则转至步骤4;若不是则转至步骤6;
步骤4:获取加工特征a、b加工表面的加工形状;
步骤5:判断表面加工形状是否存在交集,若存在则加工特征a、b为相互关联关系,若不存在则加工特征a、b为相互平行关系;
步骤6:获取加工特征a、b加工表面fa、fb的法向量
步骤7:判断是否若不平行,则加工特征a、b为相互平行关系,若平行则转至步骤8;
步骤8:获取加工特征a、b在加工表面fa、fb的投影Sa、Sb;
步骤9:判断Sa、Sb是否存在交集,若不存在交集则加工特征a、b为相互平行关系,若存在交集则加工特征a、b为相互关联关系;
(5)对比向下遍历的工序间模型与当前工序间模型之间关系,若为相互干涉关系则输出该遍历的工序间模型的节点数,若不存在相互干涉关系则继续遍历直至工序序列的末道工序;
(6)获取向上或向下遍历工序序列所得的节点;
(7)输出工序间模型顺序调整的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三维工序间模型可调整范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若两个工序的加工特征a、b为平行关系,则工序间模型A、B为相互非干涉关系,若加工特征a、b为关联关系,则工序间模型A、B为相互干涉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确定三维工序间模型可调整范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a)选择需要调整的加工工序为第i个加工工序,i<n;
(b)将工艺路线向上确定第j个工序间模型与第i个工序间模型的相互关系,1≤j<i,判断工序i的特征与工序j的特征的相互关系,如两个工序的工序间模型为相互干涉关系,进入(c);如两个工序的工序间模型为相互非干涉模型,进步工序(d);
(c)输出该工序j;
(d)j=j-1,重复步骤(b);
(e)将工艺路线向上确定第k个工序间模型与第i个工序间模型的相互关系,i<k≤n,判断工序i的特征与工序k的特征的相互关系,如两个工序的工序间模型为相互干涉关系,进入(f);如两个工序的工序间模型为相互非干涉模型,进步工序(h);
(f)输出该工序k;
(h)k=k+1,重复步骤(e);
(l)获得工序间调整模型的范围为(j,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202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