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肥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22257.5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1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吴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市安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2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肥料 装置 | ||
一种生物肥料装置,包括主机体,所述主机体顶部端面内设有储料腔,所述储料腔底部端面内固设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顶部端动力连接有伸入所述储料腔内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外表面上周向固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左右两侧相对称设有搅料执行部件,所述搅料执行部件包括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的安装块以及用以与所述安装块配合连接的搅料件,所述安装块远离所述固定座一侧的端面内设有安接凹槽,所述安接凹槽内侧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内花键轴,所述内花键轴远离所述安接凹槽一侧动力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外表面与所述安装块内壁体固定配合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肥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肥料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肥料,采用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相配合,并伴有多种微生物或高能化合物的面市,很受农民欢迎,效应比较明显,能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增强保水、保肥性能,提高持续供肥能力;能显著增强逆能力;能改进农作物的品质;能促进农作物增产,一般施用生物有机复合肥的比单一施用化肥的增产10%左右;能减轻农业环境的污染,可大量生产无公害的食品。在使用生物肥进行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相配合时,不可避免的使用到搅拌装置,但是,现有的搅拌装置技术,结构设计笨重复杂,不能够进行充分均匀的搅拌,大大影响了搅拌效果,不易拆装维护,而且移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肥料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生物肥料装置,包括主机体,所述主机体顶部端面内设有储料腔,所述储料腔底部端面内固设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顶部端动力连接有伸入所述储料腔内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外表面上周向固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左右两侧相对称设有搅料执行部件,所述搅料执行部件包括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的安装块以及用以与所述安装块配合连接的搅料件,所述安装块远离所述固定座一侧的端面内设有安接凹槽,所述安接凹槽内侧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内花键轴,所述内花键轴远离所述安接凹槽一侧动力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外表面与所述安装块内壁体固定配合连接,所述内花键轴上下两侧的所述安接凹槽内侧壁内对称设有锁滑槽,所述锁滑槽滑动配合连接有锁滑杆,所述锁滑杆远离所述固定座一侧末端伸入所述安接凹槽内,所述第一电机靠近所述固定座一侧的所述安装块内固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上下两侧末端动力连接有相对称设置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远离所述第二电机一侧伸入所述锁滑槽内且与所述锁滑杆螺纹配合连接,所述搅料件内设有内滑腔,所述内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内滑块,所述内滑块上下两侧端面内相对称设有齿条部,所述内滑块内横向设有螺纹配合连接的第二螺杆,所述内滑腔上下两侧内壁内相对称设有连通凹槽,所述连通凹槽内过渡配合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靠近所述内滑腔一侧伸入所述内滑腔内且与所述齿条部啮合连接,所述驱动齿轮上固设有向前侧延伸设置的转接轴,所述搅料件靠近所述安装块一侧的内壁体内转动配合连接有联动转轴,所述第二螺杆靠近所述安装块一侧末端与所述联动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联动转轴远离所述第二螺杆一侧固设有伸出靠近所述安装块一侧所述搅料件端面外的外花键轴,所述外花键轴上下两侧的靠近所述安装块一侧所述搅料件端面内相对称设有锁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电机左右两侧的所述储料腔内底壁内相对称设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内设有电子控制阀,所述储料腔顶部设有关合盖体,所述关合盖体左侧端设有与所述主机体左侧顶部配合连接的铰接件,所述主机体左右两侧端面相对称开设有与所述排料口相连通设置的排料通道,所述储料腔内底壁的左右两侧相对设有斜滑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电机上下两侧的所述第一螺杆螺纹方向反向设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伸入所述安接凹槽内的两组所述锁滑杆末端相背固设有锁勾部;所述锁槽相背侧对称设有用以与所述锁勾部配合连接的锁勾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转接轴前侧延伸段贯穿所述搅料件的前侧端面,且与之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转接轴前侧延伸末端伸出所述搅料件的前侧端面外,伸出所述搅料件的前侧端面外的所述转接轴上固定设有相背延伸设置的搅拌支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市安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桂林市安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22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