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轮发电机转子端部线圈两路外冷通风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22571.3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60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冯小健;陈文学;王勇;杨正锋;黄曦;吴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00 | 分类号: | H02K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孙杰;刘凯 |
地址: | 618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轮发电机 转子 线圈 两路外冷 通风 结构 | ||
1.汽轮发电机转子端部线圈两路外冷通风结构,在转子端部线圈(21)底部设置有绝缘风筒(1)和风区隔板(2),且通过所述绝缘风筒(1)和所述风区隔板(2)形成进风区(3)和出风区(4),在所述转子端部线圈(21)上设置有横轴垫块(5)和纵轴垫块(6),所述横轴垫块(5)和纵轴垫块(6)上设置有横轴垫块通风风道(7)和纵轴垫块通风风道(8),在所述转子端部线圈(21)外周设置有护环(9),所述护环(9)与转轴本体(10)端部套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端部线圈(21)具有横向独立外冷冷却结构和轴向独立外冷冷却结构;
所述轴向独立外冷冷却结构包括在纵轴垫块(6)上设置的与纵轴垫块通风风道(8)连通的纵轴垫块进风口(11)以及在所述护环(9)上设置的纵轴垫块出风口(12),所述纵轴垫块进风口(11)与进风区(3)连通,冷却气体从纵轴垫块进风口(11)进入纵轴垫块通风风道(8)并对转子端部线圈(21)的轴向段冷却后,再由纵轴垫块出风口(12)离开风路;所述横向独立外冷冷却结构包括横轴垫块(5)上设置的与横轴垫块通风风道(7)连通的横轴垫块进风口(15)以及横轴垫块出风口(16),所述横轴垫块进风口(15)与进风区(3)连通,所述横轴垫块出风口(16)与出风区(4)连通,冷却气体从横轴垫块进风口(15)进入横轴垫块通风风道(7)并对转子端部线圈(21)的横向段冷却后,再由横轴垫块出风口(16)离开风路;
所述横轴垫块进风口(15)设置在靠近转子端部线圈(21)的转角位置;
在中心环(13)与转轴本体(10)的轴柄之间设置有导风叶(20);
所述纵轴垫块(6)上的纵轴垫块进风口(11)设置在靠近转轴本体(10)的位置,所述纵轴垫块出风口(12)设置在护环(9)远离转轴本体(10)的端部位置,所述纵轴垫块通风风道(8)通过中心环(13)上的通风道(14)与纵轴垫块出风口(12)连通,所述冷却气体从纵轴垫块进风口(11)进入轴向的纵轴垫块通风风道(8)后,经过中心环(13)上的通风道(14),再由护环(9)上的纵轴垫块出风口(12)甩出并进入气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发电机转子端部线圈两路外冷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护环(9)端部设置有挡板(17),在所述挡板(17)上设置有通风沟槽,所述挡板(17)与护环(9)配合形成完整的纵轴垫块出风口(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发电机转子端部线圈两路外冷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轴垫块(5)和纵轴垫块(6)靠近对应线圈的侧面分别设置有沟槽,所述横轴垫块(5)和纵轴垫块(6)侧面的沟槽分别与对应线圈外侧端面配合,构成完整的横轴垫块通风风道(7)和纵轴垫块通风风道(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发电机转子端部线圈两路外冷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轴本体(10)上的转子槽内设置有槽底垫条(18),所述槽底垫条(18)伸出转子槽的部分设置在纵轴垫块进风口(11)处且加工为突出式风斗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257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射频隐身信号不确定性的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电池层压后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