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生物降解的针刺保暖絮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22803.5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0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闫新;石素宇;娄辉清;秦龙威;王朔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D04H1/4258 | 分类号: | D04H1/4258;D04H1/4391;D04H1/72;D04H1/46;D06C1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绍琳;董晓慧 |
地址: | 45119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暖絮片 针刺 可生物降解 针刺加固 絮片 制备 纤维 产品生产成本 高温处理 互相交叉 化学气体 交叉铺网 梳理成网 卷曲度 蓬松度 纤维网 预针刺 热风 多辊 牵伸 能耗 排放 加工 环保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针刺保暖絮片及其制备方法,保暖絮片由Viloft纤维通过梳理成网→交叉铺网→多辊牵伸→针刺加固加工而成。本发明采用了预针刺加固方法,不经过高温处理,利用纤维的卷曲度和针刺摩擦力使纤维间互相交叉,使纤维网既具有一定强度又保持了一定的蓬松度。同时针刺加固法流程简单,相比热风加固法能耗低,降低了絮片产品生产成本,减少了化学气体排放,是一种环保的絮片加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织造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生物降解的针刺保暖絮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保暖絮片大多采用合成纤维、棉纤维、丝绵纤维、羽绒等,由于经过改性的合成纤维保暖性好,价格低,因此在保暖絮片上被广泛使用。
合成纤维的吸湿性较差,作为絮片时,无法将人体表面的显汗及时吸收,汗液附着在皮肤表面,影响表皮细胞的正常呼吸作用,减弱了皮肤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导致人们产生闷热感。另外合成纤维的放湿性较差,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或者人体的汗液后,不能及时的排出,存留在纤维间,使得絮片有潮湿感,保暖性和舒适度大大降低。
保暖絮片的加固方法目前较多采用热风黏合法,需要经过高温处理,增加了生产能耗和化学气体排放。
合成纤维多由高聚物合成,在自然条件下很难生物降解,产品废弃后若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针刺保暖絮片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保暖絮片能耗高、难以生物降解的问题。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针刺保暖絮片,保暖絮片由Viloft纤维通过梳理成网→交叉铺网→多辊牵伸→针刺加固加工而成。
Viloft纤维是由木质素制成的带有独特的扁平横截面并且表面成钝锯齿形的特种粘胶纤维,扁平截面所构成的大量空气囊起到保温御寒作用,表面大量的沟槽结构进一步增加了比表面积,使得纤维有更多机会与空气接触,因此吸放湿速度都明显优于其它纤维。与普通黏胶纤维相比,其具有更优的可生物降解性,在特定条件下可在21天内可完全分解。
所述Viloft纤维长度为38~51mm,线密度2.4dtex,干强2.7cN·dtex-1,湿强1.7cN·dtex-1,回潮率13%,干伸长率21%,湿伸长率28%。
所述的可生物降解的针刺保暖絮片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开松、混合:对Viloft纤维进行开松并混合;采用自动抓棉机或自动称量加混棉设备对Viloft纤维进行开松,采用多仓混棉机或大仓混棉机对初步开松后纤维进行混合;
(2)梳理成网:将步骤(1)开松混合后的Viloft纤维输送至棉箱进一步开松,并采用气流调整的方法输出厚薄均匀的延绵提供给梳理机,梳理机梳理成单纤维状态后由剥棉罗拉剥取纤维网输送至交叉铺网设备;梳理机各辊间隔距从纤维进入到输出按由大渐小设定;
(3)交叉铺网:将步骤(2)梳理成网后的纤维采用交叉铺网设备铺叠成均匀并纤维杂乱排列的纤维网;
(4)多辊牵伸:将步骤(3)的纤维网送至多辊牵伸装置进行牵伸;通过多级小倍数牵伸,使交叉铺网纤网中原来呈横向排列的纤维部分纵向移动,从而减小纤网纵横向的强力差异,同时调节纤网的单位面积质量;
(5)针刺加固:采用针刺加固法,将(4)中牵伸后的纤维网采用预针刺机进行加固,使纤维网中的纤维缠结抱合,得到三维立体结构的絮片;所述预针刺机中针板植针密度为2000-4000枚/m,针刺深度6~12mm,产品针密30~70刺/cm2;
(6)将步骤(5)中絮片经烫光机熨烫整理,得到保暖絮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程学院,未经河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28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