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层面料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22968.2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7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吴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明强针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7/00 | 分类号: | D06M17/00;D04B1/14;D06B1/02;D06B23/20;D06B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戚小琴 |
地址: | 314512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面料 加工 方法 | ||
1.一种空气层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选取上面料层和下面料层;
(2)取水溶性薄膜,且在水溶性薄膜上开设均匀分布的点状通孔;
(3)在下面料层的上表面覆盖水溶性薄膜;
(4)在水溶性薄膜上涂布热熔胶;
(5)在上面料层的下表面涂布热熔胶;
(6)将上面料层覆盖在水溶性薄膜上,在复合机上进行复合,使得涂布在水溶性薄膜上的热熔胶和涂布在上面料层上的热熔胶相互粘合;
(7)进行水洗,使得水溶性薄膜溶解,位于水溶性薄膜的点状通孔处的上面料层和下面料层之间通过热熔胶相互粘合,位于水溶性薄膜的其余部位处的上面料层和下面料层之间相互脱离;
(8)进行干燥;
在步骤(1)中,在下面料层的上表面进行拉毛处理;
在步骤(1)中,选取的上层面料以及下层面料均由竹纤维纱线通过大圆机编织而成;竹纤维纱线在编织前通过喷洒柔软剂进行预处理后;再进行烘干;
在步骤(1)中,竹纤维纱线通过如下柔软剂喷洒设备进入预处理,所述柔软剂喷洒设备包括上料装置(1)、喷洒装置(2)以及收料装置(3);
所述上料装置(1)包括上料架(11)、多个转动连接在所述上料架(11)上且缠绕有竹纤维纱线的第一纱线筒(12)、设置在所述上料架(11)与所述第一纱线筒(12)之间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纱线筒(12)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13);
所述喷洒装置(2)包括具有进料口(211)和出料口(212)的箱体(21)、多个设置在所述进料口(211)上且分别使得竹纤维纱线穿过的第一陶瓷导嘴(22)、设置在所述箱体(21)内的底部且盛放有柔软剂的溶液箱(23)、设置在所述箱体(21)内且与所述溶液箱(23)相通的抽水泵(24)、设置在所述箱体(21)内的顶部且通过软管(63)与所述抽水泵(24)相通的高压喷雾头(25)、多个设置在所述出料口(212)上且分别使得竹纤维纱线穿出的第二陶瓷导嘴(26);
所述收料装置(3)包括收料架(31)、转动连接在所述收料架(31)上且用于收卷竹纤维纱线的第二纱线筒(32)、设置在所述收料架(31)与所述第二纱线筒(32)之间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纱线筒(32)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层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架(11)上转动连接有多个分别靠近第一纱线筒(12)的转臂(41),所述转臂(41)靠近所述进料口(211)的一端设置有通过重力压在竹纤维纱线上的陶瓷导轮(42),所述转臂(41)的另一端设置有配重块(43),所述转臂(41)位于靠近所述陶瓷导轮(42)的一端在重力作用下具有向下转动的趋势;所述上料架(11)上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且同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3)开始工作、第二驱动电机(33)停止工作的第一接近开关(44),所述上料架(11)上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且同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3)停止工作、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3)开始工作的第二接近开关(45);所述转臂(41)靠近所述陶瓷导轮(42)的一端在向上转动过程中与所述第一接近开关(44)发生干涉,所述转臂(41)靠近所述陶瓷导轮(42)的一端在向下转动过程中与所述第二接近开关(45)发生干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层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1)内的顶部滑移设置有长度方向平行于竹纤维纱线运动方向的滑动架(51),所述箱体(21)与所述滑动架(51)之间设置有驱动气缸(52),所述滑动架(51)上设置与所述软管(63)相通的总管(61)、多个与所述总管(61)相通且沿着所述箱体(2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分管(62),任一所述分管(62)上安装有呈排列分布的多个所述高压喷雾头(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层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竹纤维纱线经过所述箱体(21)与所述收料架(31)之间时通过烘箱进行烘干,且烘干温度为 180 摄氏度,烘干时间为 0.5 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明强针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明强针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296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