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式水华应急治理撒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24226.3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2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邵晓龙;姜鹏程;刘红磊;周滨;叶华林;田杰;李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地址: | 30019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应急 治理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式水华应急治理撒药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方设置漏斗,漏斗内设置连接有搅拌电机的搅拌器,漏斗出口设置干粉药剂通道,漏斗一侧设置药液瓶,药液瓶出口设置液态药剂通道,在车体上还安装有锂电池和水泵,水泵一侧设有进水管,干粉药剂通道、液态药剂通道、进水管混合后经橡胶管连接至水泵的进水口,在水泵的出水口处安装出水管。本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人工泼洒药物布药不均和传统机械布药手段对现场设施条件要求较高的问题,保证了应急处理环境问题时布药均匀且操作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水污染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移动式水华应急治理撒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企业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日渐增大,人为往水体中排放的氮素和磷素造成了微型藻类急剧增殖而导致水质恶化,在气温升高时情况更会加剧。水华发生时,藻类大量死亡后会上升至水面形成一层绿色的黏质物,导致大量水生生物死亡,破坏正常的水生态系统结构;水体严重恶臭,影响周边景观、生活环境和经济发展。
水华的应急处理最有效的手段是絮凝剂的喷撒(如化学絮凝剂,或是经过絮凝剂改性的粘土矿物等)。目前,常用的布药手段有两种:一种是将絮凝剂与水混合成悬浊液后通过人工抛撒手段将药剂直接散布到水中,这样的布药手段很难做到均匀布药,容易造成局部药剂过量,而局部药剂不足的情况,导致应急药剂难以发挥最大的作用;另一种是将悬浊药液直接通过机械进行喷撒,该方法对现场施工要求较高,机动性差,尤其是对于中小型水体,现场施工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目前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结合现有技术,从实际应用出发,提供一种移动式水华应急治理撒药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人工泼洒药物布药不均和通常水泵喷撒法对现场条件要求较高的问题,保证了应急处理环境问题时布药均匀且操作便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移动式水华应急治理撒药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方设置漏斗,漏斗内设置连接有搅拌电机的搅拌器,漏斗出口设置干粉药剂通道,漏斗一侧设置药液瓶,药液瓶出口设置液态药剂通道,在车体上还安装有水泵,水泵一侧设有进水管,干粉药剂通道、液态药剂通道、进水管混合后经橡胶管连接至水泵的进水口,在水泵的出水口处安装出水管。
所述液态药剂通道上设有流量控制阀,所述干粉药剂通道上设有球阀。
所述车体上设有锂电池,锂电池用水泵、搅拌电机的供电。
所述液态药剂通道、干粉药剂通道、进水管和橡胶管之间通过进水四通连通。
所述水泵和出水管之间通过出水三通连接,出水三通的一个出口处安装有丝堵。
出水管处安装与花洒喷头。
所述进水管、出水管均为软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使用操作简单,且能够有效解决传统人工抛撒手段导致的布药不均的问题。
2、本发明采用锂电池,确保了污染水体附近无外接电源时设备可使用,降低了对现场施工条件的要求。
3、本发明可移动,在现场应用时节省人力,便携,同时适用于中小型水体。
4、本发明的流量阀和球阀可以控制液体药剂和干粉药剂的配比,增强药物的有效性。
5、本发明的干湿药粉分开放置,避免了糊状药剂容易堵塞装备的缺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未经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42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池式电化学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复合型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