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喷剂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25055.6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5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曾云飞;李龑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安云飞中医药研究所;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A61K36/86 | 分类号: | A61K36/86;A61P3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6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带状疱疹 外用喷剂 神经痛 马齿苋 患者患病部位 药物制备工艺 原材料价格 金银花 带状疱疹 发明药物 给药方式 临床应用 皮肤表层 药物治疗 紫花地丁 蒲公英 地胆草 喷雾 施药 紫草 疼痛 中药 遗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喷剂,它是由紫草、紫花地丁、地胆草、马齿苋、蒲公英、金银花等中药为原料制成的,本发明药物采用皮肤表层喷雾的给药方式,避免在施药的过程中因搽拭而加重患者患病部位的疼痛。该药物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显著,可以在短时间内消除神经痛,使用后无不良反应,不会遗留神经痛。该药物制备工艺简单,原材料价格低廉,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喷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纯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甑在疮,俗称蜘蛛疮、生蛇。其症状为沿身体一侧的某一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局部灼热,皮肤红斑上出现粟粒或绿豆大小的丘疹或水疱,破溃后形成糜烂面,并伴有轻度发热,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由于带状疱疹病毒有亲神经的特点,发病时总是沿着神经的走向,沿周围神经分布,呈条带状。另外,患者常伴有剧烈的神经痛,疼痛部位好发在胸部、腰部、面部,也可以累及上肢、会阴及腿部,疼痛的特点以自动出现的闪电样、刀割样或烧灼样疼痛为主,轻轻触摸即可产生剧烈疼痛,寝食难安、苦不堪言,甚则致神经节损害而遗留终身的神经痛。发病后可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并发症主要是病毒性角膜炎和中耳炎,后遗症主要为后遗神经痛和失明。很多患者在疱疹消失后仍被病变部位神经痛所困扰,有的甚至超过数十年。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带状疱疹病毒由呼吸道感染侵入体内,潜伏到脊神经或其他神经的神经细胞中。这种病毒平时不发病,但是由于老年人以及身体虚弱的人免疫力降低,在遇到身体劳累、感冒等情况下,容易诱发带状疱疹。中医学认为带状疱疹是感受毒邪、湿、热、风,火郁于心、肝、肺、脾,经络阻隔,气血凝滞而成。因情志内伤,心肝气郁化热,热郁久而化火,火热溢于肌表,流窜经络,再感风、火邪毒,使气血郁闭,出现红斑、丘疤疹、痒痛等症;脾失健运而生湿,脾湿蕴结而化热,湿热外发肌肤,再感湿热邪毒,使肺的宣发、肃降、治节功能紊乱,致水液循经络闭聚与肌中,则见水泡累累如珠;湿热风火邪毒,损伤经络,经气不宣,气滞血瘀,不通则痛,常致疼痛不休或刺痛不断。现有的医治方法是进行抗病毒和对症全方位治疗,如口服或静脉滴注或外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片、万乃洛韦、板蓝根冲剂、龙胆泻肝丸、无环鸟苷、干扰素等等,辅助口服去痛片等镇痛药。这些西药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毒性,容易产生不可预料的副作用,且治疗方法复杂、治疗效果差,导致病程加长,加大了患者的痛苦。目前国内中医仍然以活血化瘀及清热解毒中药,来达到通过补养气血,增强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毒感染的功效。但以口服汤药为主治疗疗程长、止痛效果不明显,且后遗症很难解决。因此,临床上急需有效、安全的带状疱疹治疗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民间验方,通过反复的临床试验,制定出了本发明中行之有效的组方。另外,本发明人还根据组方中各药物的性状,对其剂型进行了研究,并在实验室内测定了该药品的安全及稳定性,最终形成了制备本药品的完整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复方外用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了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安云飞中医药研究所;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未经延安云飞中医药研究所;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50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