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即时通讯的邮件分享方法、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25459.5 | 申请日: | 201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2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陈磊华;宣大健;骆伟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论客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客户端 即时通讯 发送 收件 装置及系统 标记内容 邮件页面 邮件正文 邮件主题 发送请求 信息内容 页面发送 邮件发送 邮件系统 邮件信息 预设格式 语法树 响应 打包 页面 数据库 保存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即时通讯的邮件分享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标记内容并保存于本地数据库;响应客户端发送的邮件分享请求,根据所述标记内容生成分享页面并发送至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邮件分享请求,将讨论群的讨论主题和成员分别默认为邮件主题和收件人;接收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分享页面发送的分享内容,并利用语法树生成预设格式的邮件正文;根据邮件正文、邮件主题和收件人,生成邮件页面并发送至所述客户端;响应所述客户端发送的发送请求,将所述邮件页面打包成邮件发送至所述收件人。本发明通过将即时通讯与邮件系统对接,能够把即时通讯的信息内容转为邮件信息形成完整的邮件,快速、高效,降低沟通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即时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即时通讯的邮件分享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企业即时通讯,一种是以企业内部办公为主,建立员工交流平台,减少运营成本,促进企业办公效率;另一种是以即时通讯为基础,整合相关应用,截至目前,企业通讯软件被各类企业广泛使用,例如,信鸽、Anychat即时通讯、ActiveMessenger、网络飞鸽、腾讯RTX、ArrowIM、叮当旺业通、微软Microsoft Lync、阳光互联Lync、大蚂蚁BigAnt、Anychat、IBMLotusSametime、互联网办公室.imo、腾讯EC营销即时通、中国移动.企业飞信、FastMsg、蚁傲、中电智能即时通讯软件等。
邮件系统是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通讯软件,一般企业可采取自建、租用、云端部署等多种方案,无论采取哪种方案,使用邮件系统为企业员工以及外部客户提供电子邮件通讯服务是其基本功能。
但是现有技术中,尚未能在邮件系统基本功能基础上实现即时通讯,远程演示,日程共享管理、网络电话等高级企业信息通讯功能,国内邮件系统产品主要集中在邮件功能部份。也即,现有邮件系统普遍不能将即时通讯的信息自动识别并一键转化为邮件系统的邮件进行分享。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基于即时通讯的邮件分享方法、装置及系统,通过将即时通讯与邮件系统对接,能够把即时通讯的信息内容转为邮件信息形成完整的邮件,快速、高效,降低沟通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即时通讯的邮件分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客户端根据讨论群的讨论页面发送的标记内容,并将所述标记内容保存于本地数据库;
响应客户端根据所述讨论页面发送的邮件分享请求,根据所述标记内容生成分享页面,并将所述分享页面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根据所述邮件分享请求,将所述邮件分享请求对应的讨论群的讨论主题默认为邮件主题,并将所述邮件分享请求对应的讨论群的成员默认为邮件收件人;
接收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分享页面发送的分享内容,并根据所述分享内容,生成预设格式的邮件正文;
根据所述邮件正文、所述邮件主题和所述邮件收件人,生成邮件页面,并将所述邮件页面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响应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邮件页面发送的编辑请求,解锁所述邮件页面的编辑工具;
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利用所述编辑工具进行增删改的所述邮件主题、所述邮件收件人和所述邮件正文,并将所述邮件主题、所述邮件收件人和所述邮件正文实时更新至本地数据库的所述邮件页面;
响应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邮件页面发送的发送请求,将所述邮件页面打包成邮件发送至所述邮件收件人对应的邮件地址。
优选地,所述的基于即时通讯的邮件分享方法,还包括:
响应客户端发送的建群请求,建立讨论群,并生成所述讨论群的编辑页面,并将所述编辑页面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论客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未经论客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54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