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裁判文书推送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25686.8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2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赵耀;陈春磊;韩希伦;周冰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27 | 分类号: | G06F17/27;G06Q50/18;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史翠;王宝筠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送 裁判 情节信息 匹配 案件 特征搜索 客户端 准确率 回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裁判文书推送方法及装置,获取既有文书的文书情节信息,然后,从与该既有文书的案由所对应的文书情节识别信息中,获取与既有文书的文书情节信息相匹配的目标情节识别特征。利用该目标情节识别特征搜索与既有文书的案件情节相匹配的目标裁判文书,并向客户端推送目标裁判文书。该方法根据既有文书的案件情节确定要推送的类案裁判文书,打破相关技术中对审级和案由的限制,回归到案件情节本身,从而提高了类案裁判文书的推送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裁判文书推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裁判文书用来记载人民法院审理过程和结果,它是诉讼活动结果的载体,也是人民法院确定和分配当事人实体权利义务的惟一凭证。
类案是指不同个案之间的案由、案件主要事实、说理等方面总体上相似度比较高,属于同一类案件。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法官在实际审判案件过程中,会参考已有类案的裁判文书,形成最终的事实认定和判决结果。
随着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推送类案的裁判文书已经成为用户获取类案裁判文书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关技术中,类案的裁判文书推送通常是在和既有文书(即,文书推送过程中,所依据的那篇文书)案由、文书类型、审级完全一致的基础上,依据各个案由的案件特点,通过关键词强匹配的方法识别出该案由下的裁判文书,然后推送给用户。这种推送方式仅能保证案由、审级、文书类型等最基本的信息一致,因此推送结果的准确率较低。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裁判文书推送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相关推送方法的推送结果准确率低的技术问题。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裁判文书推送方法,包括:获取既有文书的文书情节信息,所述文书情节信息包括体现案件特征和影响裁判结果的信息;从预先获得的各个案由对应的文书情节识别信息中,选取与所述既有文书的文书情节信息相匹配的目标情节识别特征,所述文书情节识别信息包括情节识别特征;根据所述目标情节识别特征搜索与所述文书情节信息相匹配的目标裁判文书;推送所述目标裁判文书。
第一方面提供的裁判文书推送方法根据既有文书的文书情节信息确定要推送的类案裁判文书,打破相关技术中对审级和案由的限制,回归到文书情节本身,从而提高了类案裁判文书的推送准确率。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目标案由所对应的法律法规内容,获得所述目标案由包含的案件情节项;获取每条所述案件情节项对应的搜索关键词,并搜索与所述搜索关键词相匹配的裁判文书样本;分析所述裁判文书样本获得与所述案件情节项对应的情节识别特征,所述文书情节识别信息包括所述案件情节项和所述案件情节项对应的情节识别特征。
在第一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文书情节信息包括案件类型、案由和案件情节;从预先获得的各个案由对应的文书情节识别信息中,选取与所述文书情节信息相匹配的目标情节识别特征,包括:获取所述既有文书所涉及的目标案件类型和第一案由;从所述目标案件类型对应的、预先获得的各个案由的文书情节识别信息中,获取所述第一案由对应的文书情节识别信息,所述文书情节识别信息包括案件情节项和所述案件情节项所对应的情节识别特征;从所述第一案由对应的文书情节识别信息中,选取与所述既有文书的案件情节相匹配的目标案件情节项,以及,获取与所述目标案件情节项相对应的目标情节识别特征。
在第一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案件情节项包括必要案件情节项和附加案件情节项;获取与所述目标案件情节项相对应的目标情节识别特征,包括:获取与所述必要案件情节项相对应的必要情节识别特征,并获取与所述附加案件情节项相对应的附加情节识别特征;结合所述必要情节识别特征和所述附加情节识别特征,获得所述目标情节识别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56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