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成传感器数据的方法和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27130.2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2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孙昊立;张沈斌;孙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康建峰;韩雪梅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数据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传感器数据 方法和设备 表征数据 重排 预定数据 排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成传感器数据的方法和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基于表征数据的大小与数据的排序之间的关系的预定趋势来生成包括n个第一数据的第一数据序列;基于预定的函数,来获取表征数据的大小与数据的数量之间的关系的分布;根据该分布和预定数据范围来生成n个第二数据;以及基于第一数据序列,对n个第二数据进行重排,以使重排后的n个第二数据的趋势接近于预定趋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图像处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生成传感器数据的方法和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在某些物联网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会对处理大量数据的物联网应用进行测试,这类应用包括数据分析应用、数据可视化应用等。但是在传感器设备大批量部署之前,很难得到大量的真实数据。
现有的传感数据模拟器不能提供同时满足用户对数据趋势及数据分布的要求。虽然现有技术中已经提出了基于真实数据样本来提供与真实数据样本的趋势及分布接近的大量数据的方法。但是真实数据样本不能由用户灵活定义,而且真实数据样本的获取也是一个难点。
发明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发明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发明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发明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够生成具有预定趋势和预定分布的传感器数据的技术,所述趋势表征数据的大小与数据的排序之间的关系并且所述分布表征数据的大小与数据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生成传感器数据的方法,包括:基于表征数据的大小与数据的排序之间的关系的预定趋势来生成包括n个第一数据的第一数据序列;基于预定的函数,来获取表征数据的大小与数据的数量之间的关系的分布;根据所述分布和预定数据范围来生成n个第二数据;以及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序列,对所述n个第二数据进行重排,以使重排后的n个第二数据的趋势接近于所述预定趋势。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生成传感数据的设备,包括:第一数据生成装置,用于基于表征数据的大小与数据的排序之间的关系的预定趋势来生成包括n个第一数据的第一数据序列;获取装置,用于基于预定的函数来获取表征数据的大小与数据的数量之间的关系的分布;第二数据生成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分布和预定数据范围来生成n个第二数据;以及重排装置,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序列,对所述n个第二数据进行重排,以使重排后的n个第二数据的趋势接近于所述预定趋势。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由处理器运行来执行以下操作的程序:基于表征数据的大小与数据的排序之间的关系的预定趋势来生成包括n个第一数据的第一数据序列;基于预定的函数,来获取表征数据的大小与数据的数量之间的关系的分布;根据所述分布和预定数据范围来生成n个第二数据;以及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序列,对所述n个第二数据进行重排,以使重排后的n个第二数据的趋势接近于所述预定趋势。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程序。所述程序包括机器可执行的指令,当在信息处理设备上执行所述指令时,所述指令使得所述信息处理设备执行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法。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他优点将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来阅读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将更容易理解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在此描述的附图只是为了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示意性说明的目的,而非全部可能的实施,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通株式会社,未经富士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71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