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叠片式电池极耳弯折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27154.8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5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锋;李云峰;李娟;王震;韩广欣;许飞;杨豪亮;赵俊龙;张向举;李二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多氟多(焦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H01M2/26;H01M10/058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崔旭东 |
地址: | 454191 河南省焦作市工***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耳 极耳弯折 叠片式电池 检测 叠片式锂电池 侧面图像 反光原理 光照条件 检测结果 图像获得 反光 坏品 漏检 弯折 电池 图像 分析 | ||
本发明涉及叠片式锂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叠片式电池极耳弯折的方法。本发明通过获取光照条件下的极耳的侧面图像,对图像进行检测处理获得极耳数量并与极耳安装的数量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是否有极耳出现弯折。本发明利用极耳反光原理,通过分析极耳反光情况下的图像获得极耳数量,检测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更加准确,有效防止了出现极耳弯折情况的电池坏品被漏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叠片式锂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叠片式电池极耳弯折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为解决能源与环境污染问题,我国政府正在大力倡导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安全性是首要考虑的问题。软包叠片式锂离子电池是通过正极片、隔膜、负极片、隔膜依次堆叠形成,正负极片的极耳排列整齐,堆叠完整是影响锂离子电池性能与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生产过程中,会有负极耳弯折现象,负极耳铜箔很薄只有6~8μm,数十层极耳中有一层弯折很难被肉眼发现。负极耳弯折会导致该极片不被充电,因夹在两片正极之间反而具有正极电位,铜箔在正极电位下会逐渐溶解消失,原本附着在铜箔上的石墨材料便以粉末形式游离于电芯内,石墨粉末导电导致电芯内部短路,低压发热,引发着火。极耳弯折危害严重,但行业内没有有效检测手段,发明专利申请“201610666819.0”提供了一种通过厚度检测极耳弯折的方法,通过测量单片极耳厚度并与极耳安装数量相乘,将相乘结果与测量到的待测电芯极耳顶端的总厚度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是否有极耳弯折,但是这种根据厚度进行检测的方法准确率较差,容易造成极耳弯折坏品的漏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叠片式电池极耳弯折的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检测厚度判断极耳是否弯折时判断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叠片式电池极耳弯折的方法,包括:
方法方案一,方法方案一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光照条件下叠片式电池中正极侧或者负极侧的极耳的侧面图像;
分析所述侧面图像得到所述侧面图像中线形光斑的数量;
如果所述线形光斑的数量小于极耳安装数量,则判定出现极耳弯折。
方法方案二,在方法方案一的基础上,在所述侧面图像的下部检测所述线形光斑的数量。
方法方案三,在方法方案一或者方法方案二的基础上,用光源正面照射所述极耳的侧面。
方法方案四,在方法方案三的基础上,所述光源为环形光源。
方法方案五,在方法方案四的基础上,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极耳的侧面与获取所述侧面图像的摄像装置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获取光照条件下的极耳的侧面图像,对图像进行检测处理获得极耳数量并与极耳安装的数量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是否有极耳出现弯折。本发明利用极耳反光原理,通过分析极耳反光情况下的图像获得极耳数量,检测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更加准确,有效防止了出现极耳弯折情况的电池坏品被漏检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叠片电芯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叠片电芯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用到的影像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为检测负极耳是否弯折而拍摄的影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多氟多(焦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多氟多(焦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71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胶带粘力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切片装卸系统和病理切片扫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