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药加热给药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28083.3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6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刘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七星蕲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给药 灸贴 中药 加热腔 药体 人体穴位 装置对准 穴位 热刺激 药灸 填充 吸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加热给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制好的药体填充到灸贴装置的加热腔内加热;步骤2、在加热腔内将药体加热到44℃‑85℃;步骤3、将灸贴装置对准人体穴位灸贴或者是推灸。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药灸对穴位热刺激、药效吸收快、提高中药的利用效率以及节省中药给药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治疗领域,特别是一种中药药丸加热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中医从古代开始至今有数千年历史,常用的中药疗法,其中影响范围较大的是药物疗法,药物的形态分为丸剂、散、膏、丹或者汤药;这些形态的药物贯穿于中药的发展过程中,其中,丸剂性状为小丸和大丸,小丸吞服时以克为单位,一次性吞服一定重量的药丸,大丸,一次吞服一粒或者半粒;内服的对调理身体很好,但无法作用于局部皮肤或器官;膏药和散是不同两种形态的药剂,散为粉末状、膏药为胶状物,均通过皮肤作用于人体器官,缺陷是给药时间长,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大,另外人体吸收效率低,是一种比较慢效的治疗方式,而丹药,通过金属提炼而成,含有重金属如铅、汞,如人体服用对肝脏损伤大,而常用的汤药,通过煎的方式服用,因口感差,很难长期服用,另外还有药蒸,通过水汽加热,容易对皮肤产生烫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改变传统中医的药物给药方式,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中药加热给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制好的药体填充到灸贴装置的加热腔内加热;
步骤2、在加热腔内将药体加热到44℃-85℃;
步骤3、将灸贴装置对准人体穴位灸贴或者是手持灸贴装置对穴位推灸。
优选的、所述加热腔有多档调温,将药体加热到44℃-85℃施加在人体上。
优选的、加热腔将药体加热到44℃-45℃时,适合将灸贴装置粘贴在人体穴位上,粘贴时,加热腔的药体对人体穴位施加温热的药体;
或加热腔将药体加热到46℃-47℃时,适合将灸贴装置粘贴在人体穴位上,粘贴时,加热腔的药体对人体穴位施加温热的药体。
优选的、加热腔将药体加热到84℃-85℃时,适合将灸贴装置对人体穴位进行推灸,推灸时,加热腔内的药体沿着穴位推灸。
优选的、所述药体将中药研制成粉,然后制成可塑形的药丸状,将药丸状的药体填入加热腔。
优选的、加热腔为具有凹槽的腔体,用于填充药体,使药体受到挤压与加热腔保持一致的形状。
优选的、所述加热腔由陶瓷发热片制成,陶瓷加热片使腔体内的药体多方受热。
优选的、基于上述方法的中药加热给药装置,包括:主体和多个灸贴装置,主体上设置多个用于吸附灸贴装置的座体,座体上设置导电端子与灸贴装置通电连接,灸贴装置通电时给陶瓷加热片,使加热腔内的药体加热。
优选的、所述灸贴装置由陶瓷加热片、加热腔、及控制开关组成,控制开关与陶瓷加热片电性连接,控制开关接通来自主体的电源后,通过档位调节,将陶瓷加热片通电加热,陶瓷加热片产生的热量对药体进行加热。
优选的、所述加热腔为圆柱形腔体,圆柱形腔体可替换为柱形腔体或者半球形腔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药灸对穴位热刺激、药效吸收快、提高中药的利用效率以及节省中药给药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中药加热给药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灸贴装置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七星蕲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七星蕲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80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燃烧物掉落的眼科理疗仪
- 下一篇:一种循环加压红外艾灸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