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延时折叠后视镜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28395.4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75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双龙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74 | 分类号: | B60R1/07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江婷 |
地址: | 22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视镜 转动模块 传动模块 折叠 驾驶位置 检测模块 自动延时 镜体 检测 转动 驾驶 电磁线圈 模块安装 信号传递 自动打开 自动折叠 折叠的 通断 延时 座椅 智能 | ||
一种自动延时折叠后视镜,包括检测模块,控制传动模块,转动模块,镜体模块,所述的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驾驶位置是否有人,并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递给控制传动模块,所述的控制传动模块用于给所述的转动模块提供转动的动力,所述的镜体模块安装在所述转动模块上,随所述转动模块一起转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通过检测驾驶位置是否有人来实现自动打开和折叠的后视镜,把人的因素考虑在内,具有更加智能、体验更好的优点,而且简单可靠,成本低廉,更加易于推广应用。此外,本发明还通过控制所述电磁线圈的通断来实现后视镜的延时折叠,从而在驾驶者短暂的离开驾驶座椅时,确保后视镜不会自动折叠起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后视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延时折叠后视镜。
背景技术
后视镜是汽车上的重要安全部件,汽车外后视镜位于汽车头部的左右两侧,驾驶者可以通过后视镜看清楚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的情况,起着“第二双眼睛”的作用,一副可靠、智能的汽车后视镜不仅能有效保障驾驶者的安全,而且能够提升驾驶者的驾驶体验和乐趣。目前汽车可折叠后视镜有手动折叠和电动折叠两种,一般都需要依靠人的操作实现打开和折叠。少数汽车上配置的能够自动折叠的后视镜是通过检测发动机启动、熄火信号或者开、关锁信号来实现的,上述两种方式均未考虑人的因素,某些情况下这样的设计会带来诸多不便,例如当人坐在车上熄火等待时,后视镜自动折叠起来就经常会让车上的人员感到困扰;当人开锁仅仅为了存取东西时,后视镜的自动打开和折叠又会变得没有意义。总之,目前的设计方案未能将人的因素考虑在内,不够智能,不能给驾驶者带来很好的体验。
因此,如何对目前的后视镜进行改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延时折叠后视镜,通过检测驾驶者是否在驾驶位置来实现后视镜的自动打开和折叠,具有更加智能、体验更好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延时折叠后视镜,包括检测模块,控制传动模块,转动模块,镜体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拉动杆、拉动线,所述拉动线安装在所述拉动杆上,所述拉动杆安装在驾驶座椅上,所述拉动线具有一定的刚性,在短长度上有刚性杆的特性;
所述的控制传动模块包括推杆、气缸模块、连杆、偏心轮、卷簧和传动锥齿轮;所述气缸模块包括电极接点一、电极接点二、触点弹片、控制弹片、电磁线圈、活塞、缸筒,所述推杆一端与所述拉动线固定连接,所述推杆另一端与所述触点弹片固定连接,所述的电极接点一与所述触点弹片连接,所述电极接点二与所述控制弹片连接,所述电极接点一与所述电极接点二分别与电源的两极连接,所述触点弹片与所述控制弹片组成通断开关,所述电极接点一、电极接点二、触点弹片、控制弹片、电磁线圈组成串联系统,所述活塞安装在所述缸筒内部,并且所述活塞的一端穿过所述缸筒的端部进入所述电磁线圈内部;所述活塞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一端铰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偏心轮铰连接;所述偏心轮与所述卷簧都与所述传动锥齿轮固定连接;
所述转动模块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一端与所述传动锥齿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镜体模块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双龙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双龙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83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皮卡外后视镜总成
- 下一篇:乘用车车内单向透视反光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