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抗振气体密度继电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28412.4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8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恩林;金海生;贺兵;郝彩侠;常敏;夏铁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乐研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5/32 | 分类号: | H01H3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11569 | 代理人: | 王戈 |
地址: | 2018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抗振 气体 密度 继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抗振气体密度继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采用接点为微动开关的气体密度继电器监测气体绝缘设备中绝缘气体的密度。图1为现有的六氟化硫气体密度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这种六氟化硫气体密度继电器所采用的微动开关上都带有操作臂1011、1021、1031,操作臂1011、1021、1031可与对应的信号调节机构相接触。这种结构的气体密度继电器虽然具有电气性能好的优点,但是由于其接点操作臂102的长度较长,而且属于悬臂梁,工作环境中存在的极小振动都可能导致接点操作臂102的振动很大,引起六氟化硫气体密度继电器出现误动作,甚至会毁坏微动开关,从而导致六氟化硫气体密度继电器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抗振性能好的气体密度继电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抗振气体密度继电器,能够提高气体密度继电器的抗振性能,从而提高气体密度继电器的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高抗振气体密度继电器,所述气体密度继电器与气体绝缘设备连接,所述高抗振气体密度继电器包括:外壳、第一波纹管、第二波纹管、微动开关、弹簧、信号调节机构,其中,
所述第一波纹管的第一开口端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且所述第一波纹管与所述气体绝缘设备中的绝缘气体连通,所述第一波纹管的第二开口端与第一密封件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波纹管的内壁、所述第一密封件、所述外壳的内壁及所述气体绝缘设备共同界定形成第一密封腔体;
所述第二波纹管的第一开口端与所述第一密封件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波纹管的第二开口端与第二密封件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波纹管的外壁、所述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二波纹管的外壁、所述第二密封件及所述外壳的内壁共同界定形成第二密封腔体,所述第二密封腔体中充有补偿气体;
所述信号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一密封件连接,所述微动开关对应所述信号调节机构设置,所述弹簧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信号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一密封件的连接部,所述弹簧的第二端固定在弹簧固定座上。
可选的,所述信号调节机构的延伸部延伸到所述第二波纹管内,其中,所述信号调节机构的延伸部为与所述第二波纹管连接的所述信号调节机构的端部。
可选的,所述信号调节机构的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密封件连接。
可选的,所述弹簧固定座设置在所述第二波纹管与所述微动开关之间。
可选的,所述气体密度继电器还设置有感温包,所述补偿气体通过连接气管与所述感温包连接。
可选的,所述气体密度继电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腔体中的压力传感器和/或温度传感器。
可选的,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用于显示所述气体绝缘设备中的绝缘气体密度的显示机构。
可选的,所述显示机构具体包括:连接机构、机芯、刻度盘和指针;其中,
所述机芯通过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信号调节机构连接,所述指针安装于所述机芯上且设于所述刻度盘之前。
可选的,所述显示机构具体包括:显示巴登管、温度补偿元件、显示端座、机芯、刻度盘、指针和基座;其中,
所述显示巴登管的一端和所述温度补偿元件的一端均固定于所述显示端座,所述显示巴登管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温度补偿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机芯连接,所述指针安装于所述机芯上且设于所述刻度盘之前。
可选的,所述气体密度继电器还设置有包裹所述第一密封腔体和所述第二密封腔体的保温层。
可选的,所述第一密封件为一体化零件或由分体式零件组成。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气体密度继电器,弹簧的第一端连接于信号调节机构与第二波纹管的连接部,通过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将气体密度变化引起的压力变化传递给弹簧,其中的波纹管主要用于传递压力,而真正进行压力测量是弹簧。由于弹簧体积小,稳定性好,因此可以大大提高气体密度继电器的抗振性能。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双波纹管结构设计,接点调试非常方便,可以满足各种压力的密度继电器的生产需求。而且,本发明提供的气体密度继电器具有生产方便,制作成本低,监测精度高,电气性能良好,工作寿命长,能够在无油情况下工作等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乐研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乐研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84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用干扰电流的脊髓刺激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的封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