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细胞固定剂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28580.3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94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胡亚东;刘静;淳泽;赵若茜;郑世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531 | 分类号: | G01N33/531 |
代理公司: | 成都坤伦厚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7 | 代理人: | 刘坤 |
地址: | 64004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细胞 固定 |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细胞固定剂。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L‑抗坏血酸作为一种新型细胞固定剂,应用于免疫荧光技术。本发明首次报道了L‑抗坏血酸可以作为细胞固定剂对细胞进行固定。经L‑抗坏血酸固定的细胞不仅能完整地保持形态和结构,还可以很好地保存其抗原形态,有利于与相应抗体的进行特异结合。同时,L‑抗坏血酸还可对细胞进行一定的通透处理,固定细胞时不需额外添加细胞通透剂。而且,L‑抗坏血酸本身无毒无害,易溶于水中,配制及使用过程简单、快速、环保,无有毒有害物质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细胞固定剂。
背景技术
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IF)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反应,以荧光素标记的抗体来追踪细胞内特定抗原(一般为蛋白质)的存在及分布的实验技术,在现代生物学研究领域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进行免疫荧光实验时,首先需要将细胞固定,使细胞的蛋白质凝固,终止各种酶促反应,防止细胞自溶或破碎,以保持细胞原有的形态和结构。因此,细胞固定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细胞固定剂,以保持细胞形态不改变,同时原位保持抗原的三维结构,避免抗原的失活或弥散。
细胞固定剂的种类较多,目前常用的细胞固定剂主要有醛类、醇类等,其中,多聚甲醛(Paraformaldehyde,PFA)因其良好的细胞和抗原固定性,在免疫荧光实验中最为常用。但多聚甲醛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加热时产生的甲醛又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实验人员身体造成伤害。因此,针对免疫荧光实验,急需开发新型无毒无害的高效细胞固定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细胞固定剂。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细胞固定剂,其有效成分为L-抗坏血酸。
相应的,L-抗坏血酸在免疫荧光技术中的应用。
优选的,L-抗坏血酸在免疫荧光技术中的应用,包括作为一种细胞固定剂。
优选的,L-抗坏血酸在免疫荧光技术中的应用,还包括作为一种细胞通透剂。
优选的,所述L-抗坏血酸需配制为溶液使用,配制使用溶剂为水或PBS缓冲液或生理盐水。
优选的,所述L-抗坏血酸溶液的浓度为50mM~1M。
优选的,所述L-抗坏血酸溶液的浓度为100mM。
优选的,所述的L-抗坏血酸在免疫荧光技术中的应用,其固定和通透贴壁生长细胞的方法为:取细胞爬片,用PBS清洗细胞;而后用100mM的L-抗坏血酸溶液浸泡细胞爬片,置于室温。
优选的,所述的L-抗坏血酸在免疫荧光技术中的应用,其固定和通透悬浮生长细胞的方法为:收集悬浮细胞,将细胞用PBS重悬,吸取细胞悬液置于清洁载体上,25~45℃自然烘干,再加入100mM的L-抗坏血酸溶液覆盖细胞,置于室温。
优选的,加入的L-抗坏血酸溶液需将待固定细胞完全覆盖。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首次报道了由L-抗坏血酸(L-ascorbic acid,维生素C)配制的溶液可以作为细胞固定剂对细胞进行固定,配制溶液的溶剂可为水、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saline,以下简称PBS)、生理盐水等能溶解L-抗坏血酸,对细胞无毒无害且能帮助维持细胞渗透压的溶液。
2、经L-抗坏血酸固定的细胞不仅能够完整地保持其形态和结构,还可以很好地保存抗原,有利于其与相应抗体的特异结合。
3、L-抗坏血酸在对细胞进行固定的同时,还可改善细胞膜的通透性,对细胞进行一定的通透处理,无需像其它常规细胞固定剂一样,额外添加细胞通透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85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