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4;5-二氨基-1-(2-羟乙基)吡唑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29481.7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6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潘志军;叶炯英;金宁人;许惠钢;刘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鼎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31/38 | 分类号: | C07D231/38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郑芳;王桂名 |
地址: | 31122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羟乙基 吡唑 二氨基 制备 盐酸盐 过滤 氨基 亚硝化反应 加氢还原 粗品 过滤掉催化剂 有机溶剂溶解 产品后处理 活性炭吸附 滤液加盐酸 亚硝化试剂 盐酸盐固体 加碱中和 有机溶剂 质量品质 酸化剂 亚硝基 滴加 收率 酸化 盐酸 | ||
本发明涉及一种4,5‑二氨基‑1‑(2‑羟乙基)吡唑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亚硝化反应:以5‑氨基‑1‑(2‑羟乙基)吡唑为原料,有机溶剂中,在酸化剂条件下,滴加亚硝化试剂;(2)分离:亚硝化反应完全后降温、过滤,得到5‑氨基‑1‑(2‑羟乙基)‑4‑亚硝基吡唑盐酸盐固体;(3)加氢还原:上述固体加有机溶剂溶解,加碱中和后加氢还原得到4,5‑二氨基‑1‑(2‑羟乙基)吡唑盐酸盐粗品;(4)纯化:粗品过滤掉催化剂后,加活性炭吸附后过滤,再将滤液加盐酸酸化后过滤得到4,5‑二氨基‑1‑(2‑羟乙基)吡唑盐酸盐精制品。本发明工艺简单,产品后处理简便,环境污染小,制备得到的产品质量品质高,稳定性好,总体收率达90%以上,是一种适合工业化制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品质的4,5-二氨基-1-(2-羟乙基)吡唑盐酸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4,5-二氨基-1-(2-羟乙基)吡唑盐酸盐属于吡唑类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医药中间体,可用于染料、染发剂、医药、农药等多个领域。
目前关于4,5-二氨基-1-(2-羟乙基)吡唑盐酸盐的制备方法报道较少。有专利报道了采用亚硝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对5-氨基-1-(2-羟乙基)吡唑亚硝化,制备5-氨基-1-(2-羟乙基)-4-亚硝基吡唑盐酸盐,再对5-氨基-1-(2-羟乙基)-4-亚硝基吡唑盐酸盐加氢还原。具体以2倍质量的水为溶剂,投入1当量的5-氨基-1-(2-羟乙基)吡唑,待完全溶解后,用浓盐酸调pH至3.0~3.2,降温至-12℃,随后滴加1.1当量的30%亚硝酸钠溶液,滴加温度控制在-9℃~12℃之间,滴加时间控制为5~6h。滴完继续保持4h,保温毕,过滤。不过该专利所述的方法,在反应过程中会生成大量的副产物,严重影响收率,实际质量收率不足70%,当采用该方法放大生产时问题尤为严重。同时采用该方法会产生大量的盐酸盐,污染严重,污水处理较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高品质4,5-二氨基-1-(2-羟乙基)吡唑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在提高产品质量品质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使产品生产清洁化、环保化、更适宜大批量生产。
一种4,5-二氨基-1-(2-羟乙基)吡唑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亚硝化反应:以5-氨基-1-(2-羟乙基)吡唑为原料,有机溶剂中,在酸化剂条件下,滴加亚硝化试剂;
(2)分离:亚硝化反应完全后降温、过滤,得到5-氨基-1-(2-羟乙基)-4-亚硝基吡唑盐酸盐固体;
(3)加氢还原:将分离后的5-氨基-1-(2-羟乙基)-4-亚硝基吡唑盐酸盐固体加有机溶剂溶解,加碱中和后加氢还原得到4,5-二氨基-1-(2-羟乙基)吡唑盐酸盐粗品;
(4)纯化:4,5-二氨基-1-(2-羟乙基)吡唑盐酸盐粗品过滤掉催化剂后,加活性炭吸附后过滤,再将滤液加盐酸酸化后过滤得到4,5-二氨基-1-(2-羟乙基)吡唑盐酸盐精制品。
作为优选,步骤(1)中,有机溶剂为乙醇,酸化剂为浓盐酸,亚硝化试剂为亚硝酸异戊酯。
作为优选,所述5-氨基-1-(2-羟乙基)吡唑、乙醇、盐酸、亚硝酸异戊酯的质量比为1:0.4~1:0.5~2.2:0.5~2。
作为优选,步骤(1)的具体操作为:将5-氨基-1-(2-羟乙基)吡唑溶解在无水乙醇中,加浓盐酸酸化,升温至40~60℃,随后开始滴加亚硝酸异戊酯,滴加时间控制在1~3h,滴完保持至原料5-氨基-1-(2-羟乙基)吡唑反应完全,反应生成5-氨基-1-(2-羟乙基)-4-亚硝基吡唑盐酸盐。
作为优选,步骤(2)中,亚硝化反应完全后降温至0℃。
作为优选,步骤(3)中,有机溶剂为乙醇,碱为碳酸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鼎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鼎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94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保泰松的绿色方法
- 下一篇:生产甲硝唑原料药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