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梁桥式起重机主梁下挠变形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29618.9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6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鑫;史贤;杨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6/00 | 分类号: | B23P6/00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52102 | 代理人: | 刘学诗 |
地址: | 56300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挠 加热 变形 行车 双梁桥式起重机 槽钢 修复 加热部位 生产要求 使用寿命 变形的 车主梁 再利用 角钢 双梁 主梁 钢板 同行 恢复 生产 | ||
一种双梁行车下挠变形修复方法,根据不同行车主梁下挠变形的状况,设置不同的加热部位和区域大小进行适度加热,加热温度500‑1000℃;再利用槽钢、钢板及角钢等材料进行修焊加固,恢复和延长行车的生产使用寿命,满足生产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梁桥式起重机主梁下挠变形修复方法,属于机械装备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制造企业生产车间内大量使用的单、双梁行车对生产的保障作用重大。生产中的超期和超负荷运行造成部分双梁行车主梁下挠扭曲,使主梁腹板上的波浪变形由受拉区转向受压区;长期的继续变形增加,将使起重机处于不合理的受压恶化状态,严重时可能破坏腹板稳定发型或引起主梁下盖板及腹板下部受拉区域产生裂纹,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针对上述行车所存在的缺陷和隐患,设计开发了一种热处理恢复修复上拱的方法,该施工方法机械制行业中现未出现相应的技术借鉴方案,未见公众媒体有相同的技术内容报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梁桥式起重机主梁下挠变形修复方法,解决行业使用变形不易修复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火焰矫正法,用加热、顶压法消除主梁的下挠,用槽钢、角钢、钢板补焊进行局部支撑加固,达到校正和恢复主梁的上拱值,以达到避免行车主梁因下挠的继续加剧造成破坏腹板的稳定性和主梁下盖板受拉区的断裂现象,保证和延长行车的安全使用寿命。
火焰矫正法就是对行车主梁腹板的金属构件变形部位进行加热,利用金属的加热后具有的压缩性变形性质,达到矫正主梁腹板结构件的目的。
该施工方式的矫正过程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不要在主梁腹板的同一部位反复多次加热,以防止金属的金相组织的改变和降低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整体机械性能。
②、重要的受力部位,要避免同时形成拉力和压力两方向加热。
③、不允许进行浇水冷却加热部位,以免造成材料的脆性裂变。
④、加热部位要避免选择主梁构件的危险截面上,如主梁的中间部位。
⑤、要注意控制加热温度,不要在钢材的兰脆温度范围(低碳钢300-500℃)锺击加热部位,以免产生脆裂。
钢材加热温度判断参考表
本发明火焰矫正操作工工艺方法是行车主梁垂直主向变形的矫正:
1、在主梁的下盖板上设置带状的加热区,然后在相应的腹板上再设置三角形的加热区。加热区的部位以及数据根据主梁的变形情况确定后分段间隔加热。若主梁变形较均匀,加热区就可以从主梁的中间向两侧对称设置,否则就必须在下挠大的部位增设几个加热区或者增大下挠区的加热面积。
2、下盖板的加热部位,其宽度约80-100mm左右,另在腹板的相应位置设置两个三角形加热区,其下部的宽度与主梁下盖板的加热面宽度一致;高度为腹板的1/4-1/3,不可超过腹板的1/2。
3、热处理,加热温度500-1000℃;
4、主梁矫正达到标准值后,在梁盒下方进行加固。采用槽钢做成主加固框架焊接在梁盒下方,在框架下方铺设钢板,形同对主梁盒进行的加固,增大主梁盒横截面面积,增强了其承载能力。
采用上述施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该施工工艺具备良好的操作性和可靠性,对生产作业的影响较低,且施工的人力、物力投入费用低等优点,能较好的恢复和延长行车的安全使用寿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如下实施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296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焊接用定位装置
- 下一篇:牵引辊凸台的修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