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酸再生装置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30061.0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98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殷磊;张章;李玉功;王春刚;商玉华;高勇;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装置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酸再生装置及工艺,废酸再生装置包括:吸收塔、再生酸罐、集水槽、漂洗水罐;其中,吸收塔的出口与再生酸罐的入口相连接,且设有控制再生酸进入再生酸罐的第一阀门;集水槽的出口与吸收塔的入口相连接,且吸收塔的出口与集水槽的入口相连接,且设有控制水回流至集水槽的第二阀门;漂洗水罐的出口与集水槽的入口相连接,用于向集水槽恒定供水;并且,还包括设置在吸收塔的出口和漂洗水罐入口的旁通管,且旁通管上设有第三阀门。在水操作模式时,关闭第一阀门,打开第三阀门,并根据集水槽的液位调节第二阀门的开度,进而避免集水槽溢流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酸再生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废酸再生装置及工艺。
背景技术
废酸再生工艺主要包括酸操作模式和水操作模式。其中,酸操作模式是机组的主模式,即废酸转化为再生酸的过程;水操作模式是在机组点炉初期、停机前、待料及部分设备异常时,以水代替废酸进行机组循环的操作模式。
在机组实际运行时,酸操作模式和水操作模式的用水均源于集水槽,区别在于:酸操作时,水从集水槽进入吸收塔,吸收酸雾后形成再生酸,并流入再生酸罐;而水操作时,水从集水槽进入吸收塔,喷淋后再流回集水槽。
就现有技术而言,集水槽的水源为漂洗水罐,漂洗水以恒定流量补充至集水槽内;故水操作模式时,自吸收塔内流回集水槽的水量与漂洗水罐流入集水槽的水量之和、大于集水槽供应给吸收塔的水量,故集水槽始终处于溢流状态,造成漂洗水的浪费。
因此,如何避免废酸再生过程中集水槽的溢流,以降低水资源的浪费,是现阶段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酸再生装置,该装置能够避免废酸再生过程中集水槽的溢流,以降低水资源的浪费,解决了现阶段该领域的难题。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废酸再生工艺,该废酸再生工艺适用于上述的废酸再生装置,因此,能够避免废酸再生过程中集水槽的溢流,以降低水资源的浪费。
一种废酸再生装置,包括:
吸收塔;
再生酸罐,所述吸收塔的出口与所述再生酸罐的入口相连接,且设有控制再生酸进入所述再生酸罐的第一阀门;
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出口与所述吸收塔的入口相连接,且所述吸收塔的出口与所述集水槽的入口相连接,且设有控制水回流至所述集水槽的第二阀门;
漂洗水罐,所述漂洗水罐的出口与所述集水槽的入口相连接,用于向所述集水槽恒定供水;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吸收塔的出口和所述漂洗水罐入口的旁通管,且所述旁通管上设有第三阀门。
优选的,所述的废酸再生装置,所述集水槽设有用于指示液位的标尺。
优选的,所述的废酸再生装置,所述旁通管为防腐蚀管道。
一种废酸再生工艺,水操作模式时,关闭第一阀门,打开第三阀门,并根据集水槽的液位调节第二阀门的开度。
优选的,所述的废酸再生工艺,酸操作模式时,关闭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打开第一阀门,使吸收塔生成的再生酸流入再生酸罐。
本发明提出的废酸再生装置,包括:吸收塔、再生酸罐、集水槽、漂洗水罐;其中,吸收塔的出口与再生酸罐的入口相连接,且设有控制再生酸进入再生酸罐的第一阀门;集水槽的出口与吸收塔的入口相连接,且吸收塔的出口与集水槽的入口相连接,且设有控制水回流至集水槽的第二阀门;漂洗水罐的出口与集水槽的入口相连接,用于向集水槽恒定供水;并且,还包括设置在吸收塔的出口和漂洗水罐入口的旁通管,且旁通管上设有第三阀门。在水操作模式时,关闭第一阀门,打开第三阀门,并根据集水槽的液位调节第二阀门的开度,进而避免集水槽溢流的现象。因此,本发明提出的废酸再生装置,能够避免废酸再生过程中集水槽的溢流,以降低水资源的浪费,解决了现阶段该领域的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00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