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杏鲍菇呈条形脆化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30564.8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9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爱尚菇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1/00 | 分类号: | A23L31/00;A23L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卢泽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杏鲍菇呈 条形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杏鲍菇呈条形脆化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因其肉质丰厚,口感脆嫩似鲍鱼,且有独特的杏仁香味而得名。杏鲍菇是一种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品种,其富含营养且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深受人们喜爱。近几年,杏鲍菇的产量成倍增加,在国内有充足的杏鲍菇供应源。因此,加强杏鲍菇产品开发和加工技术研究,对食用菌产业发展极具意义。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在最大限度保留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前提下增加了杏鲍菇浸渍效果,生产出一种最大程度上保留杏鲍菇的风味和营养成分、口感酥脆的即食条状杏鲍菇菇脆制品,同时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加工成本的加工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杏鲍菇呈条形脆化的加工工艺,依次包括
清洗,挑选新鲜、无变质的杏鲍菇,然后放入水中清洗干净,并沥水待用;
切条,将沥干水分的杏鲍菇按照生产要求,利用切条设备切成固定尺寸的长方体条状的杏鲍菇菇条;
杀青,将切好的杏鲍菇菇条放入杀青锅内煮沸的清水中,并加热沸腾,直至杏鲍菇菇条熟透为止,然后捞出、迅速放于冷水中冷却;
真空浸渍,将杀青处理后的杏鲍菇菇条置于浸渍设备进行真空浸渍,且浸渍设备所使用的浸渍粉料是微米级或纳米级颗粒;
速冻,将真空浸渍后的杏鲍菇菇条捞出、沥干,并装盘冷冻;
脆化,将经冷冻处理后的杏鲍菇菇条进行脱盘,并按生产要求将杏鲍菇菇条松散放入物料框内,然后将物料框放入脆化机内固定好、并设定脆化运行参数后进行低温真空油炸和脆化干燥,实现杏鲍菇菇条的脆化;
脱油,将脆化室内植物油放走,并进行离心脱油;
包装入库。
进一步地,在真空浸渍时,浸渍设备所使用的浸渍粉料的颗粒粒径为5-25μm。
进一步地,在速冻时,将杏鲍菇菇条装盘后置于-10℃~-15℃温度条件下进行冷冻,冷冻时间为3-5h。
进一步地,在脆化时,所述低温真空油炸的油温为90℃,低温真空油炸时间为30min。
进一步地,在清洗时需要除去杏鲍菇的培养基及非食用部分,同时在杀青过程的加热煮熟杏鲍菇菇条时需及时打去水面上的泡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可在最大限度保留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前提下大大增加了杏鲍菇的浸渍效果,生产出一种最大程度上保留杏鲍菇的风味和营养成分、口感酥脆的即食条状杏鲍菇菇脆制品,外形有新意,丰富了市场休闲食品的品种,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杏鲍菇呈条形脆化的加工工艺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中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杏鲍菇呈条形脆化的加工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清洗—挑选新鲜、无变质的杏鲍菇,然后放入水中清洗干净,并沥水待用;而且在清洗前最好除去杏鲍菇的培养基及非食用部分。
步骤2.切条—将沥干水分的杏鲍菇按照生产要求,利用切条设备切成固定尺寸的长方体条状的杏鲍菇菇条。
步骤3.杀青—将切好的杏鲍菇菇条放入杀青锅内煮沸的清水中,并加热沸腾,直至杏鲍菇菇条熟透为止,然后捞出、迅速放于冷水中冷却;而且在加热煮熟杏鲍菇菇条时最好及时打去水面上的泡沫。
步骤4.真空浸渍—将杀青处理后的杏鲍菇菇条置于浸渍设备进行真空浸渍,且浸渍设备所使用的浸渍粉料是微米级或纳米级颗粒,该浸渍粉料的颗粒粒径为5-25μm。
步骤5.速冻—将真空浸渍后的杏鲍菇菇条捞出、沥干,并装盘冷冻;最好置于-10℃~-15℃温度条件下进行冷冻,冷冻时间为3-5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爱尚菇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爱尚菇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05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