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空间对象的多主题图表展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30612.3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4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欢欢;靳志宾;李小欢;宣筱青;王祥浩;陶永晶;夏东风;唐中柱;征程;曾俊;张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海兴电网技术有限公司;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48 | 分类号: | G06F16/248;G06F16/29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许丹丹;王安琪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空间 对象 主题 图表 展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空间对象的多主题图表展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空间对象模型设计;空间对象图表生成;空间图表对象封装,基于OpenLayers,将空间图表封装成可以直接在地图图层上加载的对象;多主题图表切换,根据页面用户选择的图表类型,切换主题图表显示;图表主题展示内容动态更新,获取空间对象的实时属性数据。本发明将空间对象的属性数据与地理坐标相结合,实现了空间对象数据在地图上的可视化展示;通过地理模型实体和多主题模型的关联设计,提高了多主题图表展示的灵活性,减少了多主题图表展示应用功能开发的工作量;动态实时获取基于位置的空间属性数据,丰富了多主题图表展示的内容,拓宽了多主题图表展示方法的应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间对象数据动态可视化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空间对象的多主题图表展示方法。
背景技术
数据可视化是一种将通过测量、计算获得的数值或图像等科学数据转化成可视的、直观的、能帮助人们理解的信息的技术。近年来,可视化技术快速发展,逐渐应用到了各行各业。
目前,大多数据可视化都是基于对象属性数据做简单图表展示,展示结果单一,实时性不强,没有结合丰富的地理位置信息。本发明结合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地图定位技术、百度可视化技术Echarts,基于地理坐标实现空间对象属性数据在地图上实时可视化展示,并提供多种图表主题展示空间对象,增加了可视化结果的多样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空间对象的多主题图表展示方法,能够实现空间对象数据在地图上的可视化展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空间对象的多主题图表展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空间对象模型设计;包括地理实体模型和多主题模型,地理实体模型中包含地理实体序列化编码唯一标识FID、属性数据、空间坐标和图表编码ChartType;多主题模型包含图表类型编码ChartType及对应图表样式参数;
(2)空间对象图表生成;从地理实体模型中获取地理实体属性数据,使用百度开源JavaScript图表库Echarts对数据进行封装,生成对应图表编码的各种空间对象图表;
(3)空间图表对象封装;基于用于开发WebGIS客户端的JavaScript包OpenLayers,将空间图表封装成可以直接在地图图层上加载的对象;
(4)多主题图表切换,根据页面用户选择的图表类型,切换主题图表显示;
(5)图表主题展示内容动态更新,获取空间对象的实时属性数据,实现主题图表内容的实时更新。
优选的,步骤(1)中,图表编码按照图表类型从Ⅰ、Ⅱ、Ⅲ、Ⅳ、Ⅴ依次编码;地理实体模型中的图表编码是每个实体需要展示的图表主题,多主题模型中包含所有的图表主题;地理实体模型和多主题模型之间通过图表编码建立连接。
优选的,步骤(2)中,基于多主题模型中所有主题图表样式参数,使用Echarts创建初始主题图表,从地理实体模型中获取每个实体的属性数据以及图表编码,根据实体的图表编码,使用Echarts将对应的初始主题图表与属性数据封装形成地理实体对象图表。
优选的,步骤(3)中,获取地理实体对象图表的div,基于OpenLayers.Marker封装出图表标记ChartMarker,获取实体坐标生成Marker,在地图上创建Markers图层,将Marker添加到Markers图层,空间图表就可以在地图上加载渲染。
优选的,步骤(4)中,建立一个存储图表的容器,每个地理实体对象图表编码对应的空间主题图表都存储在容器中,根据用户在页面选择显示的主题图表类型,在图表控制器中对应设置Marker的显隐display属性,控制图表的显隐,从而实现多主题图表切换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海兴电网技术有限公司;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海兴电网技术有限公司;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06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