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闪存冷热数据分析器及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30687.1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2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许豪江;李庭育;齐元辅;蔡定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2 | 分类号: | G06F1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闪存 冷热 数据 分析器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闪存冷热数据分析器及分析方法,本发明可以在不依靠其他存储器的情况下,结合应分析出冷热数据,减少垃圾回收的次数。相较于传统方式需要一块能存储262144空间的存储器,本发明能省去存储器成本又可以达到分辨冷热数据的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闪存冷热数据分析器及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闪存是一种长寿命的非易失性(在断电情况下仍能保持所存储的数据信息)的存储器,数据删除不是以单个的字节为单位而是以固定的区块为单位,区块大小一般为256KB到20MB。闪存是电子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EPROM)的变种,闪存与EEPROM不同的是,EEPROM能在字节水平上进行删除和重写而不是整个芯片擦写,而闪存的大部分芯片需要块擦除。由于其断电时仍能保存数据,闪存通常被用来保存设置信息,如在电脑的BIOS(基本程序)、PDA(个人数字助理)、数码相机中保存资料等;闪存正朝大容量、低功耗、低成本的方向发展。与传统硬盘相比,闪存的读写速度高、功耗较低,市场上已经出现了闪存硬盘,也就是SSD硬盘,该硬盘的性价比进一步提升。随着制造工艺的提高、成本的降低,闪存将更多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之中。
闪存为非消失性的存储器装置,须先经过抹除后才能使用。因此在闪存中需要一个闪存转换层在闪存芯片上实现了一个虚拟块设备。主要透过映像表来把逻辑地址映像到闪存的物理地址。
由于闪存写入数据后不可以重复再写入数据,必须要使用额外的闪存块整理已写入的数据,此过程称为闪存垃圾回收。垃圾回收有三种情况,第一种类型称为替换机制,新的闪存数据完全取代旧的闪存块;第二种类型为部分替换机制,新的数据闪存块只有部分需要由旧闪存块取得数据补足;第三种类型为不能替换机制,新产生的数据闪存块,全部的数据内容都从好几个旧的闪存块取出。第一类型最有效率,第三类型需花费最多的时间和成本。
闪存冷热数据分析在闪存转换层是个重要的议题,闪存冷热数据分析是经由分析闪存冷热数据区分出数据是否频繁更新,减少垃圾回收。冷数据为写入闪存后很少被更新的数据,这种数据整理后,不容易被更新,垃圾回收的效益最高。相反的热数据频繁的被写入,回收此数据后在很短的时间内,立马又再被回收,影响效能。传统的方式,需要额外的存储器空间记录冷热数据的信息,增加成本。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合映射表的分析冷热数据方法,本发明在不增加存储器空间下,分辨出冷热数据,减少闪存垃圾回收的次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闪存冷热数据分析器及分析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闪存冷热数据分析器,包括数据传输装置、闪存转换层和闪存,所述数据传输装置通过闪存转换层连接闪存,数据从数据传输装置发出通过闪存转换层后写入闪存内。
优选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以链表方式将映像表拆解成一个一个的节点,其中,每个节点都是小型的映射表;
B、依数据写入的顺序链接起来;
C、当有新的数据写入时把最新的节点安插在尾节点的后方;
D、当有数据写入时,检测是否有旧数据重复;
E、若无重复,则直接跳转步骤F;热数据会留在链表的尾位置,冷数据汇留在头部;若有重复数据,则先清除旧有的节点,再进入步骤F;
F、对冷热数据进行分辨。
优选的,所述闪存采用三元单元闪存或3D堆栈闪存,所述三元单元闪存有2048个块,每个块有512个页,共产生1048576个数据信息; 所述3D堆栈闪存有4个平面,每个平面有548个块,每个块有1536个页,共产生3366912个数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06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