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寄存器地址的分配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30803.X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00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玮;傅克文;陈哲平;蔡寰;许永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科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6 | 分类号: | G06F12/06;H04L12/4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寄存器 地址 分配 方法 系统 相关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寄存器地址的分配方法,包括:获取启用的不同种类设备的配置信息;将配置信息按预设数据信息排布方式依次计算得到每种设备数据信息存入TCP/ModBus寄存器中的起始地址;根据配置信息占用的TCP/ModBus寄存器数量和各起始地址生成配置信息表;按照TCP/ModBus寄存器地址信息列表的先后顺序,从首地址开始先存入配置信息表再存入各类设备的数据信息,直至所有所述数据信息均存放完毕。使得数据传输过程中占用网络带宽更小、服务器资源消耗更少、数据处理效率更高。本申请还同时公开了一种寄存器地址的分配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TCP/ModBus协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寄存器地址的分配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数电源设备监控采集器,主要通过TCP/ModBus协议向监控管理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
TCP/ModBus协议普遍采用固定寄存器地址的方式,即将设备的数据信息存放于固定的寄存器中,由于一台设备监控主机会监控不同类型的设备,每种类型设备又同时支持多台监控(例如一台采集器支持监控2台不间断电源、3台电池管理主机、4台配电柜)。这样,采集器采集到的设备的数据信息在寄存器列表上的排列顺序会成循环排列方式,直至到下种新类型的设备。当管理主机需要读取采集器设备信息时,发送读取命令,获取设备的实时参数。
基于TCP/ModBus协议形成的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由于TCP/ModBus协议一次只能读取连续的地址寄存器,若采用一次性将所有寄存器中的数据信息全部读出的方式,会将大量处于未启用状态的设备的数据信息一并读出,不仅占用带宽,且消耗服务器资源;若采取每次只读取处于启用状态的设备的数据信息的方式,由于这些数据信息在寄存器地址信息列表上成间断排列,需要发送多条轮询命令去才能读取得到目标数据信息。
综上,上述两种不同的数据信息读取方式在使用过程中均存在各种缺陷,尤其在监控的采集器数量较多时,会严重降低系统性能,实际使用效果不好。
因此,如何克服现有基于TCP/ModBus协议进行设备数据信息存储和读取方面存在的各项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过程中占用网络带宽更小、服务器资源消耗更少、数据处理效率更高的寄存器地址分配机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寄存器地址的分配方法,基于TCP/ModBus协议,其只将处于启用状态的设备的数据信息存入TCP/ModBus寄存器当中,根据TCP/ModBus协议的连续读取原则动态计算得到不同种类设备的数据信息应存入TCP/ModBus寄存器中的位置,去除了原先依旧存入TCP/ModBus寄存器中的无效或处于未启用状态的设备的数据信息,占用网络带宽更小、服务器资源消耗更少、数据处理效率更高。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寄存器地址的分配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寄存器地址的分配方法,基于TCP/ModBus协议,包括:
获取存储于数据库中的配置信息记录,并根据所述配置信息记录得到处于启用状态的不同种类设备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每种设备的数量及数据信息占用的TCP/ModBus寄存器的数量;
将所述配置信息按预设数据信息排布方式依次计算得到每种设备数据信息存入所述TCP/ModBus寄存器中的起始地址;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占用的TCP/ModBus寄存器数量和各所述起始地址生成配置信息表;
将所述配置信息表从TCP/ModBus寄存器地址信息列表中的首地址依次进行数据存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科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科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08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