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亲性高分子材料体系、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31615.9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8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斌;卢欢;李春炎;张叶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G81/00 | 分类号: | C08G81/00;C08G65/33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茹;王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亲性高分子 材料体系 诱导肿瘤细胞 肿瘤细胞膜 疏水单元 靶向 凋亡 共价结合 亲水单元 正常形态 制备 结合肿瘤细胞 肿瘤细胞表面 特异性识别 单元作用 生命活动 疏水作用 影响肿瘤 肿瘤细胞 应用 细胞 调控 | ||
1.一种两亲性高分子材料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
疏水单元,其能够破坏肿瘤细胞膜的正常形态,致使肿瘤细胞膜无法行使正常的膜功能,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亲水单元,其与疏水单元共价结合;以及
能够特异性识别及结合肿瘤细胞的靶向单元,其与所述亲水单元共价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亲性高分子材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单元来源于疏水性化合物,所述亲水单元来源于亲水性化合物,所述靶向单元来源于能够特异性识别及结合肿瘤细胞的靶向分子;
优选的,所述疏水性化合物、亲水性化合物与靶向分子的摩尔比为1~50:1~200:1~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亲性高分子材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化合物的至少一端具有改性修饰官能团,所述改性修饰官能团包括羧基、氨基和巯基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优选的,所述亲水性化合物包括改性PEG分子;和/或,所述亲水性化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为100~200000Da。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亲性高分子材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单元包括疏水性碳链;优选的,所述疏水单元包括2,5-呋喃二酮与1-十八烯的聚合物、1,2二硬脂酸-3-磷脂酰乙醇胺和聚ε-己内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优选的,所述聚ε-己内酯的数均分子量为100~200000Da。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亲性高分子材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靶向分子包括RGD短肽、环状RGD肽、TAT肽、TMT短肽、Arg肽和A54肽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和/或,所述肿瘤细胞包括人恶性胶质母细胞瘤细胞U87-MG、人肺癌细胞A549或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
6.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两亲性高分子材料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疏水性化合物与亲水性化合物反应形成两亲性聚合物中间体;
使能够特异性识别及结合肿瘤细胞的靶向分子与所述两亲性聚合物中间体的亲水端共价结合,形成所述两亲性高分子材料体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疏水性化合物与亲水性化合物通过化学交联反应结合而形成两亲性聚合物中间体;
以及,使所述靶向分子通过化学交联反应与两亲性聚合物中间体结合而形成两亲性高分子材料体系。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疏水性化合物、亲水性化合物与靶向分子的摩尔比为1~50:1~200:1~100;
和/或,所述亲水性化合物的至少一端具有改性修饰官能团,所述改性修饰官能团包括羧基、氨基和巯基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优选的,所述亲水性化合物包括改性PEG分子;和/或,所述亲水性化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为100~200000Da;
和/或,所述疏水性化合物包含疏水性碳链;优选的,所述疏水性化合物包括2,5-呋喃二酮与1-十八烯的聚合物、1,2二硬脂酸-3-磷脂酰乙醇胺和聚ε-己内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优选的,所述聚ε-己内酯的数均分子量为100~200000Da;
和/或,所述靶向分子包括RGD短肽、环状RGD肽、TAT肽和TMT短肽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和/或,所述肿瘤细胞包括人恶性胶质母细胞瘤细胞U87-MG、人肺癌细胞A549或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交联反应包括氨基-羧基交联或巯基-巯基交联反应;优选的,所述氨基-羧基交联反应采用的缩合剂包括1-乙基-3-(3-二甲氨丙基)碳二酰亚胺/N-羟基琥珀酰亚胺或2-(7-偶氮苯并三氮唑)-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o-苯并三唑-N,N,N',N'-四甲基脲四氟硼酸盐。
10.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两亲性高分子材料体系在制备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功能的产品中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161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芘基聚硅氧烷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改性环氧酯树脂、涂料组合物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