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人灵长类脑卒中模型研发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032244.6 申请日: 2018-01-12
公开(公告)号: CN110025394A 公开(公告)日: 2019-07-19
发明(设计)人: 杨立川 申请(专利权)人: 昆明科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D1/00 分类号: A61D1/00
代理公司: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代理人: 张福敏
地址: 650000 ***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脑卒中 动脉造影 核磁共振 实验动物 研发 兼容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脑缺血再灌注 神经功能缺损 生理信号检测 研究技术领域 弹簧圈栓塞 有效性评估 动脉套管 动物模型 临床科学 临床症状 实验材料 动物能 梗死区 呼吸机 食蟹猴 微导丝 新疗法 影像学 再灌注 导管 针头 制备 出血 存活 血管 评估 转化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临床科学研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准备实验材料:18gage的针头、5F动脉套管、4F动脉造影导管、0.25mm动脉造影微导丝、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系统、MRI系统、核磁共振兼容呼吸机、核磁共振兼容生理信号检测系统。该非人灵长类脑卒中模型研发方法,通过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法精准制备了稳定的食蟹猴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实验动物梗死面积适中且未出现再灌注后梗死区出血转化,动物能长期存活,具有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并通过长期影像学及行为的评估证明了模型的稳定性,采用该方法可以精确控制卒中的部位以及程度,且实验动物能够保持稳定的临床症状,因此,此模型适合进行脑卒中新疗法和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临床科学研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非人灵长类脑卒中模型研发方法。

背景技术

脑卒中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常见死因,其造成的死亡和残疾为全世界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根据2014年全球卒中概貌分析显示,卒中发病率居世界首位,死亡率居世界第二,约有3/4的卒中患者会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缺血性脑卒中约占卒中的60.3-80.5%。

非人灵长类动物由于解剖结构、发育及功能上与人类神经系统高度相似,因此利用猴卒中模型开展卒中治疗研究,是实现从较成熟的啮齿类动物模型向未知的人类临床应用转化中必不可少的一步,但目前国内外尚缺乏标准的、被广泛接受的灵长类脑卒中模型,国内外报道的灵长类动物模型普遍存在实验动物存活率低,能长期存活的动物往往没有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无法进行后续的评估,这是因为目前常用的建模方法如血栓栓塞法、球囊栓塞法、线栓法、结扎法、光化学法等对梗死面积的可控性较差,梗死面积过大动物缺血反应重,死亡率高,梗死面积小,虽能长期存活却症状轻微或没有明显症状,或部分建模方法与疾病本身的病理生理改变相差较大,并且目前的研究由于动物存活率低,几乎没有纳入影像学及行为学的长期评估,尤其是行为学的评估。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人灵长类脑卒中模型研发方法,解决了无法对功能改善情况进行长期的评估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非人灵长类脑卒中模型研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准备实验材料:18gage的针头、5F动脉套管、4F动脉造影导管、0.25mm动脉造影微导丝、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系统、MRI 系统、核磁共振兼容呼吸机、核磁共振兼容生理信号检测系统。

A2.准备实验动物:五只青壮年食蟹猴,雄性,年龄6-8岁,体重5-6kg、五只老年食蟹猴,雄性,年龄大于10岁,体重大于10kg。

A3.准备实验动物术前健康和基线检测与检查(baseline profiling check),

实验代谢参数,肝肾功能,CBC。

采集额外的整份血清样本并保存,为了后期的生物标记分析。

神经学基线评估(Baseline neurological assessment)。

A4.局限性脑缺血模型的建立方法:选择6-9岁体重相近的食蟹猴,实验动物备皮消毒,静脉麻醉后,采取头侧位,外导尿,给予心电血压监护,必要时面罩给氧,采用改良的Seldinger’s法穿刺右侧股动脉,置入4F动脉鞘,经鞘插入4F导管至右侧颈总动脉,行右侧颈总动脉正侧位造影,之后沿4F导管插入微导管及导丝至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中外1/3,造影确认位置准确后置入弹簧圈(2X6mm) 致密栓塞2小时后退出弹簧圈并在特定时间点进行影像学、行为学、血液生化检查评估。

A5.术后护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科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明科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22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