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扶正结构的凹模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33773.8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6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季成;蔡冰;黄荣;陈爱芬;朱亚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B21J13/14;B21J13/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新苏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221 | 代理人: | 孙怀香 |
地址: | 224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扶正套 中心孔 凹模模腔 扶正结构 凹模本体 凹模 导向通道 锻件 上端 夹持槽 尺寸一致 上端开口 左右两侧 凹陷 扶正 夹持 夹爪 内壁 同轴 退料 连通 机器人 对称 保证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带有扶正结构的凹模,其包括:凹模本体,所述凹模本体的上部形成有凹模模腔;扶正套,所述扶正套连接在所述凹模本体的上端面上,所述扶正套内形成有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包括中心孔,所述中心孔与所述凹模模腔连通并与所述凹模模腔同轴,所述中心孔的形状及尺寸与所述凹模模腔的上端开口的形状及尺寸一致,所述中心孔左右两侧的内壁分别向外凹陷并形成两个对称于所述中心孔的夹持槽。本发明提出的带有扶正结构的凹模,其上端面上连接有扶正套,所述扶正套内形成有夹持槽。与现有技术中的带有扶正结构的凹模,本发明能够实现对锻件的扶正,从而保证机器人夹爪对锻件的精确夹持,以提升退料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锻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扶正结构的凹模。
背景技术
锻件在模具内挤压成型后,退料杆将锻件顶出凹模的模腔,然后,机器人夹爪夹住锻件完成退料。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带有扶正结构的凹模一般包括凹模本体101,所述凹模本体101的上部形成有凹模模腔102,所述凹模模腔102的下方设置有退料杆103。所述凹模本体101的上端面上连接有扶正套104。扶正套104内形成有与凹模模腔102同轴设置的导向孔105,导向孔105的形状及尺寸与所述凹模模腔102的上端开口的形状及尺寸一致。
因此,锻件300经顶料杆103上顶进入导向孔105后,锻件300的上端与导向孔105的内壁保持紧贴,从而实现了对锻件300的扶正。由于锻件300与导向孔105之间保持紧贴,因此必须等锻件300的上端伸出所述扶正套104后,机器人夹爪400才能夹住锻件300以完成退料。
现有技术中的凹模存在如下缺陷,当锻件300的上端伸出所述扶正套104时,锻件300与扶正套104的内壁之间出现间隙,从而导致锻件300出现倾斜(扶正失效)。使得机器人夹爪400难以实现对锻件300的精确夹持,降低了退料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带有扶正结构的凹模,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扶正结构的凹模,其包括:凹模本体,所述凹模本体的上部形成有凹模模腔;扶正套,所述扶正套连接在所述凹模本体的上端面上,所述扶正套内形成有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包括中心孔,所述中心孔与所述凹模模腔连通并与所述凹模模腔同轴,所述中心孔的形状及尺寸与所述凹模模腔的上端开口的形状及尺寸相同,所述中心孔左右两侧的内壁分别向外凹陷并形成两个对称于所述中心孔的夹持槽。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孔为圆形孔,所述夹持槽为矩形槽,所述夹持槽的宽度尺寸小于所述中心孔的直径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凹模模腔的下方形成有与所述凹模模腔连通的退料孔,所述退料孔内穿设有退料杆。
本发明提出的带有扶正结构的凹模,其上端面上连接有扶正套,所述扶正套内形成有夹持槽。与现有技术中的带有扶正结构的凹模,本发明能够实现对锻件的扶正,从而保证机器人夹爪对锻件的精确夹持,以提升退料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述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简单描述,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带有扶正结构的凹模与锻件及机器人夹爪的装配图。
图2为一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带有扶正结构的凹模与锻件及机器人夹爪的装配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的带有扶正结构的凹模的扶正套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理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37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