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用高速带终压的凸轮插针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34157.4 | 申请日: | 201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5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坤;瞿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加宜连接器(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18 | 分类号: | H01R43/1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永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00 | 代理人: | 何新华 |
地址: | 52398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臂 终压 插针机构 工站 从动件机构 滑动连接 驱动组件 高速带 高度一致 转动连接 通用 节约 分配 配合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用高速带终压的凸轮插针机构,包括驱动组件1、安装在驱动组件1上的预插凸轮2和插入凸轮3、与预插凸轮2滑动连接的传动臂A4、与插入凸轮3滑动连接的传动臂B5、与传动臂A4及传动臂B5转动连接的从动件机构6;该凸轮插针机构在插入工站分配了两个凸轮,一个预插凸轮,一个插入凸轮,再配合从动件机构巧妙地就能在一个工站内完成,以实现“夹→切→预插保持→终压插入”,节约工站,增加的终压以保证所有针插入高度一致,提高端子插入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端子的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通用高速带终压的凸轮插针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大多数电子产品都朝着更小、更精密的方向发展,这就使得人们对连接器端子的小型化、高密度化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连接器端子的插入设备主要为高速插针机,而大部分高速插针机都带有凸轮,利用凸轮的连续旋转,可以使高速旋转很好的插入连接器的端子,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端子来料的品质、机器本身及与各运动部件配合的精度等原因造成端子插入高度不一;当前各类电子连接器的组装方式为:夹→切→插。常用的有二种机构方式:气动机构和凸轮机构,但因连接器的发展越来越精密、体积越来越小,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插针方式(夹→切→插)已不能满足高品质的要求,使连接器端子达不到公差±0.03mm的要求。为提高端子插入的精度,急需开发设计一种新机构。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通用高速带终压的凸轮插针机构,用以提高连接器端子插入的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
一种通用高速带终压的凸轮插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驱动组件上的预插凸轮和插入凸轮、与所述预插凸轮滑动连接的传动臂A、与所述插入凸轮滑动连接的传动臂B、与所述传动臂A及所述传动臂B转动连接的从动件机构;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同轴连接的驱动轴,所述预插凸轮和所述插入凸轮依次套设在所述驱动轴上,所述预插凸轮靠向所述驱动电机一侧设置;
所述预插凸轮包括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第四模块,所述第一模块和第三模块的边缘轮廓为圆弧结构,所述第一模块的半径为R1,所述第三模块的半径为R3,R3>R1,所述第二模块和第四模块的边缘轮廓为抛物线结构;
所述插入凸轮包括第五模块、第六模块、第七模块、第八模块、第九模块、第十模块,所述第五模块、第七模块和第九模块的边缘轮廓为圆弧结构,所述第五模块的半径为R5,所述第七模块的半径为R7,所述第九模块的半径为R9,R9>R7=R3>R5=R1,所述第六模块、第八模块和第十模块的边缘轮廓为抛物线结构。
具体的,所述第一模块和第五模块的内角为225°,所述第二模块和第六模块的内角为50°,所述第三模块的内角为45°,所述第四模块和第十模块的内角为40°,所述第七模块的内角为30°,所述第八模块的内角为10°,所述第九模块的内角为5°。
具体的,所述从动件机构包括底座、滑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从动板、以及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从动板上的第二从动板,所述第一从动板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推动板B,所述第二从动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推动板A,所述第一从动板对应于与所述推动板A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推动板A贯穿所述通孔。
具体的,所述第一从动板远离所述传动臂A一侧的上边缘固定设有一个端子插板,所述端子插板靠向所述传动臂A一侧为所述第二从动板,所述第二从动板与所述端子插板之间设有一个活动间隙。
具体的,所述传动臂A包括传动臂主体A、位于所述传动臂主体A一侧底端并与所述预插凸轮滑动连接的连接柱A、位于所述传动臂主体A另一侧顶端并与所述推动板A转动连接的转轴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加宜连接器(东莞)有限公司,未经富加宜连接器(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41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束端子的压接方法和压接模具
- 下一篇:一种双针连接器的自动插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