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眼的热成像数据分析人脸识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34196.4 | 申请日: | 201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3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王芳;丁小娜;高婷;李海霞;时文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宋平 |
地址: | 45115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热成像仪 显示模块 人脸识别模块 人脸识别系统 红外热成像 热成像数据 人脸模型 电子眼 保密会议 储存模块 大型活动 对比分析 人脸识别 信号发送 信号获取 学校考试 信息库 夹角为 匹配度 可用 锐角 分析 发送 查找 海关 机场 社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眼的热成像数据分析人脸识别系统,包括3D处理系统、显示模块、人脸识别模块以及至少两个红外热成像仪,相邻的红外热成像仪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红外热成像仪将红外热成像信号发送至3D处理系统,3D处理系统根据接收到的红外热成像信号获取红外3D人脸模型,发送至显示模块进行显示,人脸识别模块则根据显示模块显示的人脸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在储存模块中的信息库中寻找与其相关匹配度较高的数据,从而来确定该人脸识别所带来的信息,这样精确度高,也便于查找,使得本发明可用于学校考试,避免替考;或用于机场、海关、大型活动、保密会议和社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外热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眼的热成像数据分析人脸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特指利用分析比较的计算机技术。人脸识别是一项热门的计算机技术研究领域,人脸追踪侦测,自动调整影像放大,夜间红外侦测,自动调整曝光强度;它属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对生物体(一般特指人)本身的生物特征来区分生物体个体,现有的门锁,仅仅凭借密码或者钥匙,密码锁最大的缺陷是密码容易被他人窃取、猜测及遗忘,其安全保密程度不够,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大规模的集成芯片的出现,现有的门锁系统也正在经历着升级换代的变换。市面上的门锁采用密码识别方法,虽然解决了机械门锁更换的灵活性,但是,容易被他人窃取、猜测及遗忘,密钥与使用者非强相关,在安全性方面存在着极大的隐患,为此,我们需要一种可以在图像信号处理基础上的人脸识别系统。
红外热成像技术是利用红外传感器采集被测目标的红外热辐射能量,通过波长转换技术将热辐射能量图转换为可视化图像,图中的不同颜色代表被测物体的不同温度,从而实现温度场的非接触式、高精度测量。在现有技术中,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人脸识别通常采集某一角度的人脸红外热成像,导致人脸识别的结果精确度不够高,另外,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将红外热成像技术和3D技术结合的人脸识别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眼的热成像数据分析人脸识别系统,其先通过红外热成像仪将红外热成像信号发送至所述3D处理系统,再结合3D建模技术获取红外3D人脸模型,然后在显示模块中显示,最后通过人脸识别模块对显示模块中显示出来的3D人脸模型进行识别分析,从而得出该人脸的相关信息,这样精确度高,也便于查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根据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眼的热成像数据分析人脸识别系统,包括3D处理系统、显示模块、人脸识别模块以及至少两个红外热成像仪,相邻的红外热成像仪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红外热成像仪将红外热成像信号发送至所述3D处理系统,所述3D处理系统根据接收到的红外热成像信号获取红外3D人脸模型,发送至所述显示模块进行显示,人脸识别模块则根据显示模块显示的人脸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在储存模块中的信息库中寻找与其相关匹配度较高的的数据,从而来确定该人脸识别所带来的信息。
进一步,所述人脸识别模块采用如下算法对人脸进行识别,对所述人脸信息进行预处理,并生成图片,对人脸图片进行灰度、大小和/或光照均衡处理,基于Haar特征和Adaboost方法组成的强分类器对人脸图片进行检测,提取人脸部特征点,基于脸部特征点的位置,将人脸归一化为大小、比例和特征点位置对齐的脸部区域;基于二元模式人脸识别方法,对人脸图片和身份证照片进行人脸局部特征判断,认为人脸局部特征相同则进入下一步骤,否则认为当前人不是声明人,识别完毕;若认为人脸在整体特征上相同则认为当前人是声明人,识别完毕。
进一步,所述红外热成像仪的个数为3,包括第一红外热成像仪、第二红外热成像仪和第三红外热成像仪,所述第一红外热成像仪和第三红外热成像仪对称地设在所述第二红外热成像仪两侧。
进一步,所述第一红外热成像仪与所述第二红外热成像仪之间的夹角为60°。
进一步,所述第一红外热成像仪与所述第二红外热成像仪之间的夹角为45°。
进一步,还包括电子锁,所述3D处理系统与所述电子锁连接,所述3D处理系统发送解锁信号至所述电子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未经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41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