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秒脉冲载波包络相移频率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34303.3 | 申请日: | 201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70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魏志义;韩海年;汪会波;谢阳;朱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J9/00 | 分类号: | G01J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王勇;李科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偏光纤 基频光 载波包络 倍频光 相移 频率测量装置 飞秒脉冲 慢轴 连续光谱 偏振态 波长 偏振分束棱镜 倍频晶体 产生装置 光电放大 频率信号 夹角为 探测器 透射 元器件 倍频 出射 快轴 拍频 锐角 射出 测量 | ||
1.一种飞秒脉冲载波包络相移频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超连续光谱产生装置,其用于产生超连续光谱,所述超连续光谱包括基频光和第一波长附近的光;
倍频晶体,其用于透射所述基频光并将所述第一波长附近的光进行倍频并射出倍频光,所述基频光的频率等于所述倍频光的频率;
第一保偏光纤、第二保偏光纤和第三保偏光纤,所述第一保偏光纤连接在所述倍频晶体的出射端,所述第二保偏光纤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保偏光纤和第三保偏光纤熔接,所述第二保偏光纤的慢轴与所述第一保偏光纤和第三保偏光纤的慢轴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保偏光纤用于使其快轴上的基频光和慢轴上的倍频光在时间上同步;
偏振分束棱镜,其入射端连接至所述第三保偏光纤,并出射同步、具有相同偏振态的倍频光和基频光;
光电放大探测器,其用于测量具有相同偏振态的倍频光和基频光拍频后的载波包络相移频率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秒脉冲载波包络相移频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偏光纤的慢轴与所述第一保偏光纤的慢轴之间的夹角为43°~47°、与所述第三保偏光纤的慢轴之间的夹角为43°~4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秒脉冲载波包络相移频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偏光纤的慢轴与所述第一保偏光纤的慢轴之间的夹角为44.5°~45.5°、与所述第三保偏光纤的慢轴之间的夹角为44.5°~45.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秒脉冲载波包络相移频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偏光纤的慢轴与所述第一保偏光纤的慢轴之间的夹角为45°、与所述第三保偏光纤的慢轴之间的夹角为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秒脉冲载波包络相移频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所述超连续光谱产生装置和所述倍频晶体的入射端之间的保偏光纤,以及连接在所述偏振分束棱镜的出射端和光电放大探测器的入射端之间的保偏光纤。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飞秒脉冲载波包络相移频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倍频晶体的出射端和光电放大探测器的入射端的光路之间的带通滤光器,所述带通滤光器的中心波长与所述基频光的波长相同,用于将所述基频光的波长附近的光分离出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飞秒脉冲载波包络相移频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通滤光器位于所述偏振分束棱镜的出射端和光电放大探测器的入射端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飞秒脉冲载波包络相移频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连续光谱的波长范围为650-1550纳米,所述倍频光的波长为761纳米,所述带通滤光器用于透射730-770纳米的光。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飞秒脉冲载波包络相移频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连续光谱产生装置包括:
飞秒光纤激光器,其用于产生飞秒脉冲;
光子晶体光纤,其用于将所述飞秒脉冲进行频率扩展以输出所述超连续光谱。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飞秒脉冲载波包络相移频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倍频晶体为周期极化铌酸锂晶体或偏硼酸钡晶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430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伺服电机的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哈特曼波前传感器自动对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