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目铁木实生容器苗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36834.6 | 申请日: | 201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2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因刚;柳新红;蒋冬月;石从广;沈鑫;张燕琴;杨少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C1/00;A01G24/15;A01G24/2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冷红梅;李欣玮 |
地址: | 31002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器苗培育 苗木分级 苗期管理 迁地保护 芽苗培育 野生状态 优质种苗 种子采集 成苗率 前处理 实生苗 换盆 浸种 扩繁 移栽 种群 回归 更新 培育 | ||
1.一种天目铁木实生容器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种子采集与前处理:收集果实中的种子,经净种后于室温下阴干;
(2)浸种:将阴干处理后的种子置于赤霉素(GA3)溶液中浸泡,并将浸泡有种子的溶液置于25℃的人工气候箱中,6天后取出种子,沥干水分,晾干;
(3)芽苗培育与移栽:晾干后种子均匀撒播在铺有3cm基质的容器中,之后在种子上方铺设0.5cm的基质,将种子完全覆盖,用喷雾器喷入适量水分使基质达到饱和持水量,再用保鲜膜将容器密封,保鲜膜上戳5~10个小孔;将容器置于25℃的人工气候箱中,当芽苗萌发生长至4~8cm高且2片真叶完全展开时,将芽苗移栽入温室大棚内的无纺布容器中;
(4)苗木分级换盆;
(5)苗期管理:移栽换盆后及时除草、浇水,保持基质湿润,夏季搭盖透光率50%的遮阴网,视苗木生长情况,适当追施复合肥2~3次,及时移动、分散育苗容器,使其摆放密度满足苗木的生长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目铁木实生容器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详细步骤如下:
(1)种子采集与前处理
11月份,果实成熟后及时从母树上采集带回实验室,将外部包片剥除后留下褐色种子,经净种后于室温干燥条件下阴干;
(2)浸种
将阴干处理15天的种子置于500mg·L-1的赤霉素(GA3)溶液中浸泡,并将溶液置于25℃的人工气候箱,6天后,取出种子沥去水分,再将其均匀摆放于吸水纸上待种子表面水分完全晾干;
(3)芽苗培育与移栽
晾干后种子均匀撒播在铺有3cm基质的长方形塑料容器内,塑料容器规格为上口45cm×15cm、下口40cm×12cm、深度为15cm,种子的撒播密度以2500粒·m-2为宜,之后在种子上方铺设0.5cm的基质,将种子完全覆盖,然后依据铺设基质的特性,用喷雾器喷入适量水分使基质达到饱和持水量。再用保鲜膜将塑料容器的上口处密封,然后用玻璃棒在铺好的保鲜膜上戳5~10个小孔,将塑料容器置于25℃的人工气候箱内,每天观测芽苗萌发情况,当芽苗萌发,生长至4~8cm高且2片真叶完全展开时,小心将芽苗从塑料容器内取出,移栽入温室大棚内的10cm×10cm的无纺布容器中;
(4)苗木分级换盆
芽苗移栽后苗期管理正常进行,及时除草和保证水分充足,当有部分小苗生长至20cm高时更换为20cm×20cm的无纺布容器,将不同时间段换盆的苗木分开摆放;
(5)苗期管理
移栽换盆后及时除草、浇水,保持基质湿润,夏季搭盖透光率50%的遮阴网,视苗木生长情况,适当追施复合肥2~3次,及时移动、分散育苗容器,使其摆放密度满足苗木的生长空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天目铁木实生容器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基质为体积比为1:1的泥炭和珍珠岩混合基质,并添加1.5kg/m3的缓释肥作为基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683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