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抽屉式光纤配线架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37098.6 | 申请日: | 201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7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平常;王仕俊;杨云;彭生江;魏勇;薛国斌;杨晶;妥建军;杨国强;廖翯;王羿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宋敏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线盒 光纤配线架 光纤余量 抽屉式 跳纤 光纤 光纤配线盒 活动连接器 操作空间 传统光纤 光纤折断 豁口 配线架 拔插 拉出 省力 省时 狭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抽屉式光纤配线架,主要包括:外壳(1)、配线盒(2)和光纤(3),配线盒设置在外壳(1)内部,光纤(3)设置在配线盒(2)中,配线盒外具有光纤余量,还包括被设置为改变光纤余量的活动连接器(4)。能够省时、省力的拔插光纤配线盒,不仅避免传统光纤配线架强行拉出配线盒时,导致出现光纤折断的现象,而且还避免由于操作空间狭窄,可能出现跳纤上的豁口对不上、跳纤插错端口等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线架设计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抽屉式光纤配线架。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的迅速发展,对光通信网络的依赖也越来越大,光通信网络日常运维中需要在光纤配线架上进行大量的跳纤操作。在电力系统中,如图1所示,光纤配线架由配线架外壳1、配线盒2以及跳纤3组成,配线架外壳与机柜通过螺丝固定,配线盒则安装在外壳内部,光纤安装在配线盒中。配线盒受到外壳的保护,使配线盒以及光纤避免受到外力干扰,导致出现光纤中断的现象。
传统配线架的光纤配线盒平时采用类似抽屉式的方式安装在外壳之中,需要对光纤配线盒进行操作时,将光纤配线盒从外壳中抽出来即可对其进行操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光纤配线盒在安装时后面的光缆往往余度没有留够,导致光纤配线盒不能顺利的抽出,如果将光纤配线盒强行抽出可能会导致整根光缆全部中断,这也使运维人员只能在狭窄的外壳中对光纤配线盒进行操作。由于操作空间狭窄,也会影响运维人员的操作精度,可能出现跳纤上的豁口对不上、跳纤插错端口等现象,也对光通信系统安全运行造成一定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抽屉式光纤配线架,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抽屉式光纤配线架,主要包括:
外壳(1)、配线盒(2)和光纤(3),配线盒设置在外壳(1)内部,光纤(3)设置在配线盒(2)中,配线盒外具有光纤余量,还包括被设置为改变光纤余量的活动连接器(4)。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连接器(4)包括固定设置第一圆柱体(5)、固定设置的第二圆柱体(6)和可活动设置的第三圆柱体(7),所述第一圆柱体(5)和第二圆柱体(6)之间由第一连接杆(8)连接,所述第一圆柱体(5)和第二圆柱体(7)之间由第二连接杆(9)连接,第二圆柱体(7)可以第一圆柱(5)为中心以第二连接杆(9)为半径旋转,所述第一连接杆(8)和第二连接杆(9)由弹簧(10)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柱体(5)、第二圆柱体(6)和第三圆柱体(7)外表面均设置线卡,用于区分不同的光纤。
进一步地,所述线卡包括多个凸起,凸起之间形成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柱体(5)和第三圆柱体(7)直径不小于80mm,第二圆柱体(6)直径不小于40mm。
进一步地,第一圆柱体(5)和第二圆柱体(6)均是通过螺丝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配线盒的数量至少1个。
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抽屉式光纤配线架,包括新设计活动连接器,可根据配线盒位置自动调解光纤长度,使配线盒可顺利放入和抽出外壳。在圆柱体外侧设计线卡,可满足多个配线盒使用,同时也保证了不同光纤之间不会出现打结的现象。弯曲半径满足相关弯曲半径要求,保证了光纤的安全可靠连接。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未经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70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