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一田多收的稻渔综合种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37820.6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7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童国兵;刘源久;王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仙桃市洪渊泽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G22/00;A01K61/10;A01K61/59;A01K6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稻田 放养 农村生活垃圾 农业废弃物 管理 保水性 生物链 食物链 排灌 鳝鱼 稻种 低洼 鱼苗 土质 共生 地势 水稻 水源 水质 达标 种植 销售 | ||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综合种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实现一田多收的稻渔综合种养方法,该实现一田多收的稻渔综合种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稻田选择:选择地势低洼、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达标、土质粘性、保水性好稻田;S2:稻田整治;S3:稻种和鱼苗的选用;S4:水稻的种植与管理;S5:渔苗的放养与管理:所述渔苗的放养与管理包括稻鳝共作鳝苗的放养与管理和稻鳝虾鳅鳖混合种养;S6:鳝鱼的起捕与销售,该发明提出的一种实现一田多收的稻渔综合种养方法,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和农村生活垃圾在稻田形成生物链和食物链,实现稻渔共生共作,互促互养,实现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提高了稻渔的产量,成本低廉,便于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综合种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实现一田多收的稻渔综合种养方法。
背景技术
本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旨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田经济效益,减少农业污染,修复受损农田,提高农田质量,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具有稳粮、促渔、提质、增效、生态、环保等多种功能,实现综合种养、一水多用、回归自然、一田多收的社会经济效益。稻渔共作在我国农业生态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天然的优势,自古以来稻渔共生,由于化学肥料和农药的超量使用和过度人为捕捞、稻田渔类日益减少,不少地区濒临绝迹。稻渔共作技术可综合利用乡土物种,恢复稻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化,充分发挥大自然的潜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的水稻单一种植模式,解决农田效益低,稻米品质差,稻田及稻米污染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但现有的稻渔共作技术的稻田综合利用率并不高,虾或鳅的产量也比较低,技术不够成熟,成本过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实现一田多收的稻渔综合种养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一田多收的稻渔综合种养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稻渔共作技术的稻田综合利用率并不高,虾或鳅的产量也比较低,技术不够成熟,成本过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现一田多收的稻渔综合种养方法,该实现一田多收的稻渔综合种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稻田选择:选择地势低洼、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达标、土质粘性、保水性好稻田;
S2:稻田整治:稻田以20亩为一种养单元,田块四周修筑田埂,在田硬上用塑料彩布或纱网做防逃设施,膜网高出田硬30cm,埋入地下20cm,在田埂内四周开挖水沟,沟底宽150cm,面宽400cm,沟深120cm,在稻田内开挖十字沟,沟底宽50cm,面宽100cm,沟深60cm,且十字沟与四周水沟相通,四周水沟每3米插毛竹一根,用水花生做成食台,十字沟每5米插毛竹一根用水花生做成鱼巢,在水沟中搭建凉棚,种养殖水草;
S3:稻种和鱼苗的选用:稻种选取生长期较长,抗病虫害、米质口感好、营养丰富有光泽和饭香味的一季晚稻种或中稻品种,渔类种苗选取本地野生种苗或自繁自育的种苗,且渔类种苗要挑选整齐、无病无伤的种苗放养;
S4:水稻的种植与管理:精耕细作,保证田地平整,施底肥,然后进行育秧、插秧和晒田,在水稻生长期间,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水稻虫害防止采用物理和生物方法,每5-10稻田架设一部太阳能杀虫灯灭虫,水稻若因病影响生长,选用生物方法防治;
S5:渔苗的放养与管理:所述渔苗的放养与管理包括稻鳝共作鳝苗的放养与管理和稻鳝虾鳅鳖混合种养:
所述稻鳝共作鳝苗的放养的方法为:放养时间为6月中下旬,放养密度为每亩20-40斤,放养前鳝种消毒10分钟,在围沟及鳝巢中养殖水草,水草以水葫芦和水花生为主,保持稻田水质清新,适时加注新水,春秋季7天换一次,夏季每3天换一次,每次换水量为田间总水量的三分之一,投苗前7-10天,稻田及围沟和十字沟用石灰水消毒,黄鳝养殖期间每半个月用15mg/t的生石灰水消毒做好预防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仙桃市洪渊泽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未经仙桃市洪渊泽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78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稻双季双喷直播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稻扎根能力的新鉴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