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装置壳体结构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38938.0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30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赖志斌;饶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9F9/00;H05K5/00;H05K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8053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装置 壳体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壳体结构及显示装置,其中,显示装置壳体结构包括:前壳、中壳及后壳,所述中壳上端设置有呈倒U形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用于收容光学元件;所述中壳下端与前壳相连接,且中壳下端倾斜向下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上固定有玻璃PCB板。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壳体结构,只需保留传统前壳的下端即可,极大地减少了材料的使用,降低了显示装置的生产成本。而且本发明将玻璃PCB板固定于中壳下端的倾斜面上,减少了PCB板的占用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显示装置壳体结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液晶显示屏、液晶电视等显示装置的利润被逐步挤压,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显示装置通常由前壳、中壳、后壳及固定在三者之间的各类元器件组成,所述前壳、中壳及后壳通常采用外轮廓尺寸相同或相近的结构,材料使用量大。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壳体结构及显示装置,旨在通过倒U形的收容槽取代前壳固定显示玻璃、塑料中框支架和/或光学膜片的功能,使得前壳只需起到支撑作用即可,极大地减少了材料的使用,降低了显示装置的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显示装置壳体结构,包括:前壳、中壳及后壳,其中,所述中壳上端设置有呈倒U形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用于收容光学元件;所述中壳下端与前壳相连接,且中壳下端倾斜向下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上固定有玻璃PCB板。
进一步地,前壳的横向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螺纹孔,所述玻璃PCB板上适配第一螺纹孔设置有多个第二螺纹孔,所述中壳的倾斜面适配第二螺纹孔设置有多个第三螺纹孔,安装时,螺纹连接件依次穿过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及第三螺纹孔将前壳、玻璃PCB板及中壳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中壳由边缘向中部凹陷形成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继续向中部凹陷形成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二台阶面内侧固定有电路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台阶面在与第二台阶面衔接处设置有两个支撑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台阶面及第二台阶面分别经两次冲压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台阶面下端与第一台阶面之间开设有一透气槽。
进一步地,所述后壳上端面与第二台阶面底边相贴合,后壳下端面中部形成有若干个第一透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后壳在第一透气孔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二透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中壳后端面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底座,所述底座折弯成型。
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壳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壳体结构,由于在中壳上端设置有呈倒U形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用于收容光学元件;所述中壳下端与前壳相连接,且中壳下端倾斜向下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上固定有玻璃PCB板。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壳体结构,只需保留传统前壳的下端即可,极大地减少了材料的使用,降低了显示装置的生产成本。而且本发明将玻璃PCB板固定于中壳下端的倾斜面上,减少了PCB板的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显示装置壳体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局部A的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中显示装置壳体结构较佳实施例中收容槽的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显示装置壳体结构较佳实施例中倾斜面的位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89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试诊断信息无线传输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物品元素滑动添加方法及装置